-
12 11月
诸大建:循环经济助推净零碳城市,要和双碳目标结合
“20年前循环经济没有和碳结合起来,今天讨论循环经济的一个大背景,一定要和双碳目标结合起来。”11月7日,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上海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会长诸大建,在澎湃新闻主办的“净零碳城市... -
11 11月
张文江:中华文明的古史序列可推演至何时?
中新社上海11月6日电 题:中华文明的古史序列可推演至何时?——专访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文江中新社记者 王笈以“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为主题,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6日至8日将在北京举行。在古典学视域下,中华... -
06 11月
方守恩:全面推动人工智能赋能高校高质量发展
编者按: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各地高校师生持续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践行改革新要求,聚力推动教育强国建设。人民网推出《践行改革新使命 谱写建设教育强国新篇章——高校学习贯彻党的二... -
05 11月
吴於人:点燃学生兴趣火花,对物理教学很重要
编者按:2023年5月起,“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与中国科学报社联合发起“科学家回信”活动,邀请广大读者向自己心中向往尊敬的科学家、科技工作者提问、留言。活动启动后,“学习强国”“科学网App”收到了读者的踊... -
04 11月
章明:当工业遗存回归生活,也改变了人与江水的关系
从苏州河到黄浦江,上海有自己的内院与门面。工业文明与家长里短被织入苏州河,穿城而过,半部近代史和城市新动能被写进黄浦江,直通入海。“卓越的世界城市,无一例外要还水于民。”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周年之际... -
04 11月
娄永琪:打造筑梦城市,科创是城市更新最好的“黏合剂”
同济大学副校长、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娄永琪赤峰路上,街心花园通过设计更新,色彩更加明快,吸引亲子前来休憩。 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2024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上特设了上海设计100+展区。 本报记者 袁婧摄上海是... -
04 11月
伍江:“人民至上”刻入城市基因,更精细治理让城市更美好
同济大学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研究院院长伍江航拍视角下的“一江一河”(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处。 本报记者 范家乐摄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在高密度城市,高品质的公共休闲空间高度稀缺。上海将城市里最好的空间拿... -
31 10月
施骞、肖超:探索城市高质量发展之路
当前,我们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人民城市理念很好地回答了城市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应进一步思考“应该建设怎样的城市”以及“应该怎样建设城... -
30 10月
诸大建:从上海外滩的历史建筑看气候变化
“实现1.5°C的目标不仅仅是温度问题,它涉及到系统和行为的改变。气候变化并不是一个抽象的问题,而是一个具体的挑战,影响着我们的城市、健康和未来的韧性。”近日,在由绿色金融60人论坛组织的碳路司南·1.5°C T... -
29 10月
郑庆华:以“三化”赋能高等教育发展
郑庆华《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10月28日 第 09 版) 作者郑庆华肖像画。张武昌绘二〇二四年七月,同济大学一批学生科创成果亮相第十四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该校创新团队共摘得金奖六...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