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诸大建:从上海外滩的历史建筑看气候变化

来源:中国环境网   时间:2024-10-30  浏览:

“实现1.5°C的目标不仅仅是温度问题,它涉及到系统和行为的改变。气候变化并不是一个抽象的问题,而是一个具体的挑战,影响着我们的城市、健康和未来的韧性。”近日,在由绿色金融60人论坛组织的碳路司南·1.5°C Talk演讲活动中,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用三个“越来越”阐述了他对气候变化的思考。

第一个“越来越”来自他对上海这座城市细微的观察。

“如果你喜欢在上海这座城市citywalk一定不会错过外滩,如果你留意你可能会发现外滩的历史建筑在多年间发生了变化。我在上海长大,对外滩有着深刻的记忆。自1843年上海开埠以来,黄浦江码头与岸边的高差仅有一米多,当时使用的是简单的木制护栏,根本没有防汛墙的概念,因为认为水不会对我们造成影响。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大家逐渐发现,黄浦江的水位上升,淹没马路的频率越来越高。假如你将来到外滩的万国建筑去观察一下,超过1930年的一些老建筑,其门口的阶梯是比路面低。原本这些建筑在建造时是与路面平齐或稍高,但随着黄浦江的水位上升,30年代采取的措施是将路面抬高。因此,外滩和南京路的路面都被抬高,抬高后,老建筑的廊柱内部地面就比外面路面低。”诸大建用这一个有趣的现象,来证明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和黄浦江水位提高对城市的影响。

“今天,上海的防御措施已经发展到近七米高的防洪墙,用于防御台风和风暴潮。防洪墙的高度不断增加,直接反映了气候变化的影响。这是我们身边气候变化和1.5度对我们的影响。”诸大建说,现在有研究表明,假如海平面提高一米,我们的防汛能力将从千年一遇衰退到百年一遇。这是我们面临的现实情况。

第二个“越来越”是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越来越积极的态度。诸大建说,早期我们是被动应对,认为气候变化主要是西方国家的责任,因为历史上的碳排放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然而,从2005年开始,我们开始实施具体的措施,包括制定单位GDP的能耗强度目标,标志着态度的转变。2009年,我们承诺将碳排放强度降低45%,进一步表明了我们的态度转变。2015年《巴黎协定》签署后,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并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一个重大承诺,使我们站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前沿。

第三个“越来越”是消费者行为在低碳发展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诸大建说,降低碳排放不仅仅是工业层面的转变,还包括我们的个人消费习惯。以食物为例,选择本地和当季的农产品可以减少运输带来的碳足迹。在时尚方面,我们可以选择可持续品牌,少买但买质量更好的衣物,这样可以减少浪费和能源消耗。同样,在交通方面,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选择小型电动车而不是高排放车辆也能带来改变。我们在这些领域的每一个选择都会对整个碳循环产生连锁反应,推动低碳经济的需求端发展。

“我们通常谈论三种碳排放范围:直接排放、运营排放和供应链排放,其中供应链排放占了很大一部分。消费虽然是这一过程的末端,但它对前面的供应链有着巨大的影响,我们称之为消费的下游效应。在管理学中,我常将其称为二八效应。”诸大建说,消费的末端作用对前面的80%有着非常大的引导作用。有时,这种影响可能更大。例如,在整个汽车、塑料或纺织品行业,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是100%,而消费可能只占其中的20%,其余的是开采、制造和运输等环节。如果消费环节能够减少一些,或者完全不使用,比如选择不乘坐飞机而改乘火车,就能减少碳排放。通过这些消费模式的转型,我们可以从下游产生二八效应,带动整个供应链的低碳转型。

链接:https://www.cenews.com.cn/news.html?aid=1171770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