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越高,毕业后的起薪就越高吗?不同学校间毕业生收入有差别吗?大学生期望的薪水值是多少?……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和毕业生就业”课题组就这些问题给出答案。据该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丁小浩教授介绍,今年6月初,课题组对7个省区市的45所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围绕已经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的起薪信息,得出以下结论。
起薪低于公众预期
毕业生的起薪平均值为1500元/月。在接受调查的已经落实单位的毕业生中, 有41%的人估计其月薪在1000元以下,有45.5%的人估计在1000元2000元之间,有9.5%的人估计在2000元3000元之间,只有4.1%的人认为月薪可以在3000元之上。
同时,调查发现,那些还没有找到接收单位的毕业生就业期望明显降低。有70.1%的人表示愿意接受“不解决户口、档案问题的临时性工作”,对这类工作的最低期望收入平均为1294.8元/月;对“解决户口、档案问题的相对稳定的工作”的最低期望收入只有1077.7元,远远低于已经确定就业单位者的平均收入(1500元/月左右),甚至低于已经确定就业单位的专科、高职毕业生的平均起薪(1307元/月)。
三资企业起薪最高乡镇企业最低
按照工作单位性质分,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学校、城市集体企业的起薪基本一致,分别为1516.7元、1508.1元、1455.6元、1527.0元;三资企业和科研单位略高,分别为2040.0元、1648.7元;乡镇企业略低,为1328.9元。
从工作类型看,各类行政管理工作、专业技术工作的收入比较接近,分别为1524.5元和1594.8元;各类企业管理工作收入最高,为1803.1元;各类服务工作的收入达到1678.1元;技术辅助工作为1419.0元;较低的是生产第一线的工、农业从业人员,分别为1107.3元和1144.4元。
学历层次学校声誉对起薪有显著影响
学历与起薪关系密切。根据调查,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月起薪分别为:1300元、1500元、3000元。
这次调查一个很重要的结论是学校的声誉和学生个人所学专业对起薪的影响也很显著。例如,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入“211工程”的高校,其毕业生的月薪平均要比一般院校高400元左右。
性别对起薪影响不显著
在已经落实了工作的毕业生中,性别对起薪的影响并不显著。按性别分析,男女起薪分别为1550.5元和1561.1元。也就是说,在同样条件下,男女毕业生的薪酬并没有显著性差异。
学业成绩和社会交往能力对起薪有正面影响
毕业生在校期间自身的努力程度和学业表现(包括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学业成绩在班级中的位置靠前等)对起薪的高低有显著的正面作用。毕业生的人际和社会交往能力,包括当过干部等对收入也有显著的正影响。
毕业生对问卷中包含的17种影响就业的因素按程度从重到轻的排序结果为:1.工作能力;2.学历层次;3.所学专业;4.学校名气和地位;5.就业信息和机会;6.工作经历;7.应聘技巧;8.学习成绩;9.社会关系;10.户口和用人指标;11.往届毕业生的声誉;12.学校或教师的评价;13.性别状况;14.党员干部;15.送礼买人情;16.家庭背景;17.非典疫情。
上述统计结果表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正在逐步走向规范,学生的学识、能力受到重视,而人情和家庭背景等的影响则相对位居后位。
父母职业对起薪影响很小
调查分析了毕业生父母的职业对毕业生起薪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起薪与父母职业类型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从本次调查的结果看,对高校毕业生而言,自身的努力和具有的条件比家庭背景在决定起薪高低上有更重要的作用。
★背景介绍
2003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之后的第一个毕业生就业高峰年。为及时准确地了解今年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为教育决策和毕业生就业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在今年6月上旬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调查得到了北京、山东、广东、湖南、陕西、云南、广西等7个省区市的45所高校的近两万名毕业生的支持。回收有效问卷18723份,在有效样本中,专科和高职毕业生占39.3%,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分别占57.0%、3.0%、0.6%;男、女比例分别为57.9%和42.1%。
摘自《中国青年报》2003-11-3 (J-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