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两则考生“恨”书的新闻很值得我们关注。一则说,成都市某校一名高考生,高考刚结束,就将收荒匠叫到家中,卖掉了高中三年来自己所有的复习资料,重达81公斤!拿到收荒匠付给的56元钱时,这名学生哭了。他说:“我再也不想看到那些书了,一切都结束了!”另一则说,长沙市某校一名中考生,在中考结束的当天晚上,将几大捆复习资料搬上
阳台,准备付之一炬,说:“看了它就恨!”只是由于父亲的阻止,书才没烧成。
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和进步的阶梯,莘莘学子爱之读之还嫌不及,哪有毫不吝惜地“卖书”和“烧书”的道理,这其中的问题恐怕不在学生身上,而是书本身的原因。首先,学生恨应试教育之书。虽然素质教育喊了多年,而且口号非常响亮,但实际上是,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为了应试,学生就要无休无止地看应试之书,做应试之题,打考试之战,毫无读书学习之乐,惟有做题考试之苦,对书当然有恨无爱。
其次,学生恨“非法”之书。日前湖南省开展打击非法教材教辅读物工作,教育界是重灾区,如该省洪江、会同等5县市教育局为利所驱,自编《初中毕业会考总复习》、《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等19种试卷,分别向各自下辖学校发行了60多万套,总码洋达240万元等等。(《三湘都市报》6月23日)可以说,这种情形非湖南独有,而是我们教育界的普遍现象,是教育腐败的结果。所以,学生“必读”的应试教材、读物和试卷资料,其中不少是教育部门和学校“非法”编印的,目的在于牟取暴利。这种东西,东拼西凑,重复抄袭,使学生付出大量的重复劳动,消耗掉许多宝贵的时间,而于智力和思想的长进没有多大益处,但学生敢怒不敢言,只好考试一结束,便卖之烧之以解心头之苦之痛之恨。
再次,学生恨垃圾之书。由于自编自印的非法书籍和读物,没有严格的编审制度把关,质量毫无保障;加上编书者鱼龙混杂,一些人很少发表甚至很少写文章,却常常打着“名师”的幌子编书编资料,结果拼凑抄袭没有多少意义不说,还往往错误百出,这无疑从另一方面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甚至误导学生,真正是误人子弟,害人不浅。
人民网2003.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