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蔡建国:以世博会为平台,大力推进公共外交和民间外交

来源:凤凰网   时间:2010-06-01  浏览:
  核心提示: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的又一次重大国际性活动,也是一次通过公共外交的方式向世界说明中国的极好机会,需要政府和民众抓住这极为难得的机遇,共同努力:以文化为主题,推动文化学术界与外国同仁的对话与交流;以经济为主题,推动国内经济界与海外的密切交流;以科技为主题,推动国内科技界积极与海外同行的交流;以个人为主体,推动市民的对外交流;以城乡为主题,推动城乡建设的对外交流和合作;以软实力为主题,推动中国软实力建设的发展。
  公共外交和民间外交,是指国家间非政府主体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它具有稳定性、包容性、灵活性和草根性等特点。早在1957年,周恩来总理就已经提出,“中国的外交是官方的、半官方的和民间的三者结合起来的外交”。半个多世纪以来,民间外交在让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了解世界,以及促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团结与合作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通过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或民众之间的相互沟通与融合,公共外交和民间外交传播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文化传统,树立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良好形象,增进了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我们要以世博会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我国的对外交往与合作,调动民间对外交往的积极性,大力推动民间外交,为继续推动和谐世界的构建与世界和平做出贡献。上海世博会在如下六个方面可以为推进公共外交和民间外交做出贡献。
  以文化为主题推动文化学术界与外国同仁的对话与交流
  文化是国家的根脉。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只有认识文化的价值,重视文化建设,才能大有可为。而世博会是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因此我们应珍惜世博会这个大好机会,推动文化团体、学术界、教育界积极利用各种机会相互访问、交流,并以举办研讨会等各种形式加强民间的文化交流和对话,以加深彼此了解。
  早在20多年前就有学者提出“文化中国”的概念,认为“文化中国”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澳门,主要是由华人组成的地方,是一个“疆域+民族+文化”的概念。第二层次包括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人社会,比如东亚、东南亚、欧美、澳洲、非洲的华人社会,已经有近4000万人,是一个“种族+文化”的概念,即散布于世界各国的具有汉族血缘关系的华人。第三个层次包括和中华民族既无血缘关系,也无姻缘关系的国际友人,是一个“文化”的概念,即有些外国人因工作或生活等原因,而了解和同情、认同和支持中国和“中国文化”。根据粗略的统计,上述三个层面的“文化中国”的人数加起来大约是20亿左右。如此得天独厚的优势,使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注定是一届成功而不平凡的世博会。
  上海世博会官方机构已在全球各地举行巡回推介活动,但要调动约20亿“文化中国”人乃至60亿世界人口的世博热情,只有官方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上海世博会对世界民众的影响远未深入。以日本为例,日本举办过五届世博会,国民具有浓烈的世博情结,上海又是日本的近邻,按理说上海世博会必能在日本社会产生巨大影响,但是这一效果至今还未能产生,很多日本民众还不太了解上海世博会。因此,公共外交、民间外交大有可为,是重头戏。在官方机构巡回推介的同时,倡导民间交往,民间先行,以民促官,在交流中激扬文化,在共鸣中宣传世博。
  在上海世博会召开期间,我们将迎来中国汉族四大传统节日之中的端午节、中秋节。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和价值观符号,传统节日不仅传播着节庆习俗,还将中华民族悠远的历史传统、和谐的人文追求生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不同于西方宗教性节日的排他性,源于文化与亲情的中国传统节日具有一种亲和包容的巨大魅力。很多外国人还是在参与欢庆中国传统节日尤其是春节的活动中,重新认识了一个真实亲和的中国,并沿着一条历史的脉络去把握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内涵。
  另外,上海世博会也是一次中国学习其他国家先进文化、理念的极好机会。文化交流重在包容,虚心学习域外文化,汲取别国经验。我们如果虚心学习送上门来的文化和经验,那么对于中国今后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2005年的日本爱知世博会便是上海世博会最好的老师。爱知世博会的主题是“自然的睿智”,乍看之下既费解又抽象,但经过专家的深入挖掘和精心策划,主题演绎得十分成功。诸多日本展馆从不同角度和侧面,用声光电技术,形象生动地展现“自然的睿智”。各个展馆展出的内容可视、可感、可触、可互动,让观众在欣赏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新理念,丝毫没有说教的痕迹。此次,上海世博会要向世人讲述的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与“自然的睿智”有异曲同工之处。21世纪是环境革命的时代。“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充满时代气息,很容易让人想起适宜人居住的生态城市。但如何挖掘这一主题的内涵,用什么样的艺术形式加以表现,可向爱知世博会学习。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吸收世界各国优秀的文明成果以及各国人民共同接受的一些基本价值,去粗存精,去伪存真,为我所用,并通过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活动,展现一个具有东方文化魅力的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中国形象,让世界了解中国。
  以经济为主题推动国内经济界与海外的密切交流
  中国作为大国重新崛起是21世纪前半叶最重要的经济事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GDP的年平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0%左右,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尽管恰逢全球金融危机可能给世博会带来一些影响,但参展国展示本国最新经济成果的目的是不会改变的。希望通过世博会这一难得的机遇来寻求海外资源和商机,以拉动本国经济的愿望会更加强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我国就更为有利,以得天独厚的机遇拉动内需,助力我国经济发展并加强与海外的合作。因此,我们应当借助世博会的契机鼓励并推动产业协会、经济团体、企业界和财政金融界积极与国外经济界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将交流与合作中的商机、信息、问题及要求及时汇总反馈给政府,为国家决策与对外开放提供资讯。
  以科技为主题推动国内科技界积极与海外同行的交流
  世博会除了是文化、经济的盛会外,还是科技成果汇集展示的盛会。我们可以在此了解和学习世界科技的最新成果和体验各种创新要素的汇聚交融带来的欢乐,将创新的火花快速转化为技术,以造福于人类。
  此次上海世博会和谐城市的理念试图表达一种崇尚宽容和谐的东方智慧。在世博会历史上,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它不仅包含人类传统发展方式的反思,更寄托将传统智慧与现代理念相结合,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实现地球上所有生命共生共存的愿望,而这其中科技的作用不可小视。20世纪以来,科技的突飞猛进,大大改进了人类的日常生活,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和提高在城市得到集中体现。
  现在全球正在关注和探索解决困扰人类的环境、气候、能源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而科技的发展能为世界找到解决节能减排、改善环境、保护资源等难题的方法。2005年爱知世博会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市民参与、环保互动。在濑户会场的海上广场,有普通市民讲解自己保护环境的小发明;更令人惊奇的是,有一个环保厕所,粪便和污水直接由微生物和臭氧处理,然后成为透明的水再冲冼厕所。这样,既可不向河流排放污水,在整个世博会期间还可节约1000吨水。爱知世博会的垃圾分九类,志愿人员教人按正确的方法把垃圾扔到不同的垃圾箱里,再由工厂回收发电,供世博会照明使用。上海世博会应借鉴爱知世博会的经验,在青少年中普及科技知识,激发青少年的动手、动脑热情,投入科技发展,调动创新、创意的积极性,让每个人真正认识到从我做起的重要性,形成人人讲科学,个个创发明的氛围,这对提高我国科技创新力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以个人为主体推动市民的对外交往
  约7000万参观者将云集上海,其中大量的外国参观者除了在世博会场所体会中国的发展,更有大量的时间直观上海,了解中国。个人的行为可以折射出整个城市的形象和文明程度。细节决定成败,从自身做起,提升市民的素质,消除不文明顽习。展示上海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热情好客、蓬勃向上的城市风貌和礼仪之邦的独特魅力,体现这座城市亮丽高雅、和谐可爱的品格,是民间外交最现实的任务。因此市民的文明和礼貌程度,城市管理的有序与否直接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紧密相联。文化建设中社会的目标就是要培育出能产生美、集纳美的环境,我们要倡导以美的追求培育城市精神内质,改变长期形成的种种不文明陋习,是极为必要的,否则难以承载民间外交重任。
  我国的志愿者深得世人的赞扬,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就为我国争得荣誉,甚至令敌视中国的外国顽固者改变对华的看法。上海世博会历时半年,从青年学生到社区民众都可成为志愿者,出色流畅的外语或高雅得当的礼仪都能成为上海城市精神的诠释,尽显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现代亮丽。
  以城乡为主题推动城乡建设的对外交流和合作
  城市和乡村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从来都是相互依存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不仅是让城市的居民生活更美好,还应该让乡村居民的生活更美好。这对于我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城市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上升,持续保持了增长态势,三农问题仍是中国的头等大事。通过本次世博会,可为城市和乡村建设找到交流、对话和合作的平台。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大力推动城市化建设,我们可以通过世博会这一平台,促进我国城乡民间团体或组织积极与海外有关民间组织的交流、互动,学习和借鉴国外这方面的经验,探索符合我国发展的城乡建设之路,为推进我国城乡发展战略做出贡献。
  以软实力为主题推动中国软实力建设的发展
  中国的经济发展得到普遍认可,可我国在世界上文化地位与经济、政治地位并不相称:文化产品贸易存在着很大逆差,在国际舆论格局中的话语权还不强,文化软资源对世界的吸引力低。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把它作为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次上海世博就为全面推进中华文化的复兴、展示和提升中国的软实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
  为此,我们必须从战略上思考和谋划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第一,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文化软实力的构建需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管理体制。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改变陈旧的思想观念、做法规定和体制弊端,才能为文化的繁荣开辟广阔空间、提供强大动力支持。通过世博会,加快完善政府职能,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增强依法行政和服务社会观念,为促进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提供服务。
  第二,要进一步吸收世界各国优秀的文明成果以及各国人民共同接受的一些基本价值,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政治价值,公共服务、终身教育、生活质量、生态文明等社会文化价值,为我所用,促进我国软实力的不断提升。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影响着国人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与人生追求。这需要摒除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创造性地吸收、消化传统文化的营养。比如吉祥物“海宝”,是以汉字“人”作为核心创意的,可以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内涵,展示中国改革开放近30 年来经济、社会以及人的精神面貌的巨大变化。
  第四,进一步提升软实力,需要发展文化产业。一方面,增加商品和服务的文化含量,努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另一方面,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文化产业展现了蓬勃发展的生命力,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我们可以通过世博会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规范外资引进和文化产品进口,形成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
  第五,大力促进公民素质的提高。上海世博会筹办期间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以及符合国际标准的礼仪教育,有利于提升城市的人文内涵和精神文明,并以此带动社会道德规范、法制规范和行为规范建设,促进全党全民族素质的提高。这也将成为世博会结束以后,留给上海乃至中国极为宝贵的财富。
  上海世博会是实践民间外交的舞台,它为人们提供了展现中华文化和礼仪的魅力,也为人们提供了传播、说明中国的途径,我们可以此为机遇,充分发挥民间的作用,为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