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涝凸显了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冲突。城市建设发展离不开自然保护和生态平衡,塑造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培育‘自然的’城市,已成为我国城市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迫切课题。”
城市是一个有机生命体
作为一名城市规划师,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我们的城市更美好?多数时候,人们一说到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总是以摩天大楼、宽阔的道路和巨大的广场来想象她。城市作为人类创造的生活场所,是一个巨大的人工环境和复杂的文化景观,但文明起源于自然,自然塑造了人类的文化。历史上,良好城市的形成包含了对自然的合理利用和适度改造;未来的城市建设发展更离不开自然保护和生态平衡。因而,当我们期盼能够塑造更美好的城市时,首先应积极保护和切实培育充满“自然”的城市。
曾经被我们看作是钢筋混凝土森林的美国大都市纽约,在其最为繁华的曼哈顿区的中央偏北的位置规划建设有一处中央公园,它的规模大得惊人,面积达3.4平方公里,占寸土寸金的曼哈顿区总面积的6%。这片土地足足占据了曼哈顿150个街区,可以说“牺牲”了房地产开发的巨大经济效益,并为城市交通带来一定的不便。中央公园建设历时15年,长4000 米、宽 800 米巨大的矩形绿色空间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绿肺,预留了供公众使用的大型绿地空间,也为城市的发展保留了充足的自然环境。
万众瞩目的上海世博会,正在浦江两岸精彩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纪主题。在这里,我们可以尽情展开对城市的想象,其中有一个重要维度:城市与自然。中国馆高度概括了中国城市发展的智慧――“道法自然”,城市与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各个国家馆,首次设立的“城市最佳实践区”等,也无不以各自角度、各自形式,向世人呈现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可能和前景。古今中外的著名城市都在启示我们,城市不是机械性的物体,而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有机生命体,人类的理性选择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而不是任凭推土机和钢筋水泥的力量去肆意改造。
塑造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近来一些城市因暴雨出现内涝,一方面是城市规划、管理问题长期积累的一次爆发,另一方面,从城市生态视角看,说明城市及其造就的“人化自然”与水体、地形等自然环境存在冲突。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城市自然环境的特征常常被忽视,城市生态的规律还没有被充分掌握,城市的“自然意识”还没有觉醒。
当我们在寻找和呼唤城市的“自然”之时,转身又会发现近年来经过“大手笔”规划建设的城市,是那么的“不自然”。据报道,在过去的10年当中,我们完成了欧洲国家100年的建设量,规模是巨大的,变化也是惊人的。人们对城市景观作了戏剧性的全面改造,所有这些变化――摩天大楼、旧城改造、近郊住区、快速路网、历史街区等――正在成为一种奇异的文明魔术和壮观的橱窗布景。
我们大多数城市都是按照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等宏伟目标来规划的,凡不符合这些标准的地方都要进行彻底改造,于是对旧城区和老建筑开展了“大扫除”和“大拆迁”。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的“造城”运动,却是以拆毁和破坏原有城市为前提展开的。旧城中残存的历史地段经过精心改造成为了时尚的消费场所,上海新天地、北京前门大街和成都宽窄巷子无不如此,“贵族化”的旧区改造模式一时替代了公共利益优先的历史保护。
在快速开发的过程中,很少有城市能够舍得“浪费”珍贵的土地来改善环境条件,城市公园也正成为“袖珍”景观,摩天大楼夹缝中树木植物显得是那么孤立和可怜。而在旧城改造的规划中,建筑物之间的间距越来越小,有的开发商甚至认为现在多为双职工家庭,白天大人上班、小孩上学,根本不需要什么阳光和日照,小区的绿地也是尽可能利用地下车库的占地来建设,根本不可能种大树,多为草坪和水池等“看上去很美”的人造景观,城市的户外活动空间也越来越少。
凡此种种变化,造成了城市空间的疏远感和“不自然”状态。简单地讲,过去人们生于斯、长于斯,熟悉得如同邻家女孩般的城市,如今都被包装打造成为了时尚“超女”。城市带给人们巨大的陌生感,而这种陌生感又会导致社区交往的贫乏、人与人关系的不和谐。
今天,人们越来越希望城市能给人以家园和身份的期望。上海世博会以“和谐城市”理念来回应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诉求。如何将城市作为市民生活的场所对待,如何完善城市自身的状态,不断塑造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已成为我国城市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迫切课题。
作者为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