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汪品先——国际科学合作不能仅满足于“跻身” 2005年12月04日 《文汇报》

来源:   时间:2005-12-05  浏览:

  我是从事地球科学基础研究的,结合五中全会关于必须大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要求,联系我国地球科学的现状,深感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必须取得共识。

  一个关键问题是我国的地球科学向何处去?在国际科技合作中,是满足于充当“资料提供者”,还是也要成为新观念的提出者?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科技实力的提高,我国科技界参与各种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的数量、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数量都不断有所上升。这虽然是好事,但透过这些表象,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在拉大,有变成科学“原料”(数据)输出国的可能,我们的不少论文主要是支持外国人的观点;我们参加了国际大科学计划,“跻身”进去了,但只是配角而已,进入不了核心层。以地球科学为例,国际讨论的许多重大问题,不见于国内;重大国际计划的学术总结,往往不见我国参与;一些国际合作计划,在实测和数据采集中我国曾积极参加,大力投入,到这几年进行学术总结时,我国学者的参与却大幅度下降。关键是不能满足于跻身国际合作行列,而是要占据高地。

  对于国际合作,我们的习惯是“重在参与”,往往以“跻身”为目标,至于合作研究最后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其实并不清楚,似乎也不大在乎。结果是开始投入很大,最后总结无份。对于这种先例,我们应引为教训。在大型的长期国际合作研究中,播种者并不等于收成者,关键在于我们自己能不能抓住关键环节,瞄准核心问题,避免“为人作嫁”或者“种瓜得豆”。

  地球科学从原本主要是因找矿而生的一门局部性的学科,现在已成为面向全球、广及环境、生态、全球变化预测,跨越生物圈和岩石圈的系统科学。学科的调整和快速发展无疑给学术创新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平心而论,中国在科研上的投入已经不低,硬件也相当不错,但能否作出真正有意义的创新成果,关键在人。我想我们地学界应该有这样的雄心壮志:由我们中国人率先提出并领衔几个大的科学计划,我们应该对人类作出应有的贡献。

 

             汪品先(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