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城市遗产"接连受损专家:给上海老建筑建立档案

来源:   时间:2005-08-01  浏览:

    在“修旧如旧”的同时,能否为历史建筑建立档案,以便梳理其再利用的价值?除了文保单位,未挂牌的保留建筑何去何从?日前,在虹口区举办的“追求和谐———历史文化建筑与现代文明共生”研讨会上,大片“城市遗产”现状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关注并引发深入探讨。

  所谓“城市遗产”指的是城市中大量存在,能体现风貌特色的历史建筑。此类建筑也许单座并没有太高的文化价

值,但组合起来却构成了上海的文化积淀,许多“城市遗产”还有相当的实用价值。例如虹口区山阴路和提篮桥两大历史风貌区,内存大量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房子,居民众多,而提篮桥历史风貌区内已公布的优秀历史建筑尚不足10处。据上海市房地资源局房屋修缮和改造管理处处长王安石介绍,即使是挂牌保护的居住类建筑,损坏程度所占比例已超过90%,保护状况不容乐观。

  根据同济大学卢永毅教授调研,四川北路等商业区的破坏更为突出,公园和轨道交通的出现将商业街的连贯性严重打断,而以胜利电影院为核心的文化商业区优势明显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海宁路更多扮演着连接虹口区、杨浦区的“过境通道”。卢教授说,虹口区曾是旧上海影院、戏院汇集的地方,上海的第一家影院也是在虹口。风貌保护看似与开发建设格格不入,实际上“城市遗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发展不容忽视。

  为此,卢教授提出,能否对历史建筑逐个调查,建立一个包括破坏情况、使用状况、改造状况的档案,以便确认其是否需要保持、置换、抢救等,使“城市遗产”特征能够分级分类呈现出来。王安石处长则建议,主管部门可选择一片国有直管建筑进行试验。通过抽户分隔。使其独立成套改善居住状况,政府可给予一定的补偿,鼓励同楼居民相互置换等方式,突破“72家房客式”破坏使用的难题。

  记者从主办此次研讨会的虹口区政协获悉,关于两大历史风貌区的保护性开发详细规划正在加紧制订中。目前虹口区已确定多伦路社区和溧阳路别墅群两个成片保护性整治改造试点,其中多伦路社区将与世博园遥相呼应,填补上海东北部地区文化、休闲、娱乐消费的空白。

        新闻晚报 作者:王楠 2005-7-31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