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国内外学者共同探讨“海底热液”

来源:   时间:2004-08-17  浏览:
  本报讯 在近日召开的“第231次香山科学会议”上,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汪品先院士做的主题报告《海底热液作用与极端生态系统: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的新结合点》拉开了国内外专家教授对海底热液作用与极端生态系统的热烈探讨。

  海底热液活动的发现是地学领域内继板块构造理论确立之后的又一革命性事件。海底热液活动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生物基因资源。作为有机世界与无机世界的结合点,海底热液系统与极端生命现象是研究地圈、生物圈、水圈等各圈层相互作用以及地球系统科学的最佳对象,已成为国际科学界和工业界的重要热点之一。

  据了解,国外在海底热液作用与极端生态系统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上世纪60年代美国就有了载人深潜器,能至水下近4000米深处。到了90年代国外已能在水下进行采样、分析、实验。从2000年开始,国外开始在海底建观测站、在实验室模拟海底高温、高压的极端生态系统。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虽然刚刚起步,但从设备、手段到观念、能力都正在产生革命性的变化,令人振奋。据悉,1999年,汪品先院士作为首席科学家,成功实施了在中国南海的第一次深海科学钻探,这也是中国科学界通过努力在国际大洋钻探计划中第一次主持的调研工作。2003年起,我国开始独立地进行热液调查,目前正在研制能潜入水下7000米深处的载人深潜器。在这一研究大背景下,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的结合不仅是本次香山会议的主题,同时也是地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并将为生命起源、生物演化、生物在地质过程中的作用等课题提供崭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摘自:中国海洋报 2004年8月17日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