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视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视点 > 正文

学业考“时代”自招路将如何走

来源:   时间:2014-02-14  浏览:

晨报记者 林颖颖

以往的学业水平考试不具有选拔功能,可能学生不一定会花心思对待,但是一作为大学的选拔考试,全社会就会重视起来了。而且从科目的设计和覆盖面上看,学业水平考试和“千分考”都是要给中学生传递一个重要理念:不管你今后做什么,基础教育的完整性,对你的未来都很重要。

——复旦大学招办主任丁光宏

明天下午2点到5点,复旦大学2014年自主招生笔试“复旦水平测试”(俗称“千分考”)将在本市约10个考点迎接4500多名考生。这是上海第8年进行“千分考”,也是“千分考”实施的最后一年。从明年起,复旦自主招生将引入上海高中学业水平考。

连日来,记者与当年“千分考”的设计者、历年来的考生,以及复旦招办负责人面对面,试图以复旦“千分考”为样本,探究高校自主招生过去、现在、未来的轨迹。

“千分考”是一颗信号弹

2006年4月,市北中学高三学生冯圆圆通过复旦“千分考”,与近300名上海考生一起,拿到了复旦自主招生面试的入场券。这一年,复旦和上海交大拿到教育部的“尚方宝剑”,在全国高校内率先实行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一度被称为中国高招制度的“破冰之旅”。

冯圆圆成绩优异,高考不出意外也能进复旦。但她说,这场考试更有别样意义。高二文理分班后,冯圆圆和同学们心无旁骛专攻理科去了。可“千分考”让她意识到自己的文学素养确实不高。“考得太全了,它能找出你的优点和缺点,并让你知道从哪里去改善。”

在复旦附中校长郑方贤看来,“千分考”对于中学的意义不仅在于选拔。2009年以前,郑方贤在复旦任招办主任,他是复旦“千分考”的设计者之一。“那时应试教育太强大了,高考考什么,学生学什么,其他科目都是虚的,甚至有课表也没课”,甚至在后来的面试中,当被问到“你最开心的事和最难过的事是什么”时,有不少考生回答“最开心是考试考得好,最难过是考试考得不好”。“千分考”测试内容涵盖了高中文化课程的综合知识,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共200道题1000分,因涉及面广,也让不少在应试教育中浸泡多年的考生大呼:“做得完的就是外星人!”一些中学则开始悄悄地给副科重新“加码”。

郑方贤强调,“千分考”的初衷就是要成为信号弹,传递大学的价值观。“大学招生看综合素质了,中学就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招考改革后也紧跟着培养的创举。一个突出的体现就是录取学生按大类进入复旦学院,大一结束后再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特长选择专业。冯圆圆就是在大二选择了医科,毕业后又遵循内心选择了一家咨询公司,从事医疗方面的咨询。她说,这也是自己从“千分考”中得到的收获,“明白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同时自主地做出选择”。

学业水平考即将接棒

除了复旦,同济大学明年也将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自主招生的参考依据之一。与此同时,原先以各校笔试为“主业”的自主招生培训机构也动起来了。“明年我们的业务会重点转向大学在学业水平考试筛选之后的选拔。”海风教育负责人郑文丞说。

培训机构的态度映射了部分学生和家长的担心。一位高一生家长提出,学业水平测试原先是一种通过性的考试,更多地具备毕业功能。而名校选拔更多的是择优录取,其中的区分度如何体现?对此,丁光宏表示,对于大学自主招生而言,学业水平考试将承担初筛功能,复旦还通过加试语文、数学附加题,并结合报名申请材料对考生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入围进一步选拔的考生。具体选拔方法预计今年10月公布。

[回看复旦自招路]

■打破高分束缚

20%满分考生未录

2013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工作情况摘要》中提及,复旦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方案7年来已招收4099名学生,占同期全校本科生源总量的18.85%。摘要中还写道:“自主选拔给考生更多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机会,打破‘唯高考分数论’的束缚。 ”

校方表示,复旦每年都能招收大批高考高分考生,总体上看很优秀,但也有些共同的缺陷,比如独立思维、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够,社会实践少、动手能力差等。因此,复旦自主招生还要通过入学申请、专家面试,来锁定复旦想要的人。“就像‘千分考’满分的考生每年大约20%在面试中被淘汰。 ”复旦招办主任丁光宏透露。

■试验生优劣势

毕业竞争力更强

复旦曾对前6年培养的改革试验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发现,浙、苏、沪改革试验生的高考平均成绩分别低于其统招生高考平均成绩20分、15分、10分左右,但是他们在学习研究、社团活动、创新创造等方面出类拔萃。比如,以2006-2011级2672名上海改革试验生与3369名统招生对比,改革试验生在最高绩点、平均绩点和最低绩点三方面均好于高考统招生,更多的改革试验生获得奖学金、主动参与学术研究、出国出境访学。改革试验生毕业后到国内外深造的比例也高于统招生10%左右,具有更强的毕业竞争力。

[对话校方]

“过关考”如何变成“选拔考”

对话者丁光宏 :复旦大学校长助理、复旦招办主任郑方贤 :复旦附中校长,复旦原招办主任、“千分考”设计者之一□晨报记者 林颖颖

晨报:“千分考”当年在设计时,有没有遗憾?

郑方贤:把“复旦水平测试”分成10门课,这还不是当初最理想的模式。基础教育的现状就是把知识体系单一地划分开来,大学只能尊重这种现状,并不代表认同,但交叉融合已成为知识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我们当时就提醒出题的教授,这些科目只是大概划分,出题时完全可融合起来,不能说这道题数学题目有历史背景,就不要出。

晨报:“千分考”满分生没有被录取,有没有收到家长“投诉”?

丁光宏:确实有家长提出疑问。但“千分考”考得好,只能说明把该学的都学了。我们事先把规则跟大家讲清楚了,无论笔试成绩多好,如面试排不到前50%,就不能录取。

晨报:“千分考”考多少分,通过面试的概率最大?

丁光宏:基本上高分段学生,750分以上,75%能进;低分段学生,650分以下,25%能进。

晨报:有学生觉得,以前学业水平考试都是“过关考试”,怎么一下子变成名校的选拔考试了?

丁光宏:以往的学业水平考试不具有选拔功能,可能学生不一定会花心思对待,但是一作为大学的选拔考试,全社会就会重视起来了。而且从科目的设计和覆盖面上看,学业水平考试和“千分考”都是要给中学生传递一个重要理念:不管你今后做什么,基础教育的完整性,对你的未来都很重要。

郑方贤:所以,一旦作为选拔性考试,学业水平考试的出题、命题、考试组织、阅卷及流程中的严密性一定需要更加完善。

晨报:有家长担心,如果只是依靠学业水平考,来面试的学生会一大堆,高校反而找不到想要的学生。

丁光宏:学业水平考试承担初筛功能,复旦还通过加试语文、数学,结合报名申请材料综合评价,确定入围进一步选拔的考生。

晨报:2016年,复旦要求报考自主招生的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10门科目中,不少于8门科目等第为A。有家长担心,万一高一就有科目没拿到A,是否意味着提前就被自主招生拒在门外了?

郑方贤:这是个关键问题,或许可以这样解决:高中三年,学业水平考试每门科目至少安排两次考试,学生可提交其中一次最好成绩,否则学生从高一开始就要分分计较了。

晨报:复旦曾经提出,希望本科录取100%通过自主招生,这个目标如今有时间表吗?

丁光宏:当年提出自主招生,是和原本高校长期以高考分数单一标准选拔相对的。如今高考招生制度本身也在变化,如要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通过考试多次选择,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这种综合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也是自主招生本来的目标。一旦目标实现,大学自然也实现了100%自主招生。

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cb/html/2014-02/14/content_1141695.htm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