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实习生李晓明报道 只因为要求考试答案有创意,这门课程就遭受学生冷落。笔者近日从某高校了解到,有些学生为求方便地过考试关,对那些“风险”较大的科目一律不选。
开学第一周,某高校一名公共选修课授课教师在班上公布了自己的给分标准:问答题10题全部答对而答案内容平平的只给良,答对六七题但答案有创意的给优,答案错但有独特见解也给分。给分标准一公布,马上有学生表示要退这门课,声称如此标准实在折腾人。
现在大多数高校都实行网上选课,在选课自由度增加的同时,一些学生开始在选课上动起脑筋,他们对各类课程的授课老师、考试方式、给分习惯进行“全方位侦察”,不少同学甚至在长期的“摸爬滚打”中得出了“选课经”:选课要选考试只要背背就能拿高分的,或只要对授课老师说说好话就能过关的。还有学生在BBS上贴出了“推荐课程”,用以“指导”后来者。
一位老师对此感叹道,学校开设各类公共选修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远离自身专业的限制,掌握更全面的知识,成为“完整”的人,一些学生只为了修满学分而选课,显然偏离了校方的初衷。
摘自:新闻晨报 2004-3-3 0: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