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读书周报7月8日文章(罗银胜) 题:大学学报:切莫变成“围墙刊物”
据最新统计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学报发展迅速,现在有国家正式刊号的人文科学学报四百多家,还有未取得正式刊号的内部交流的学报几百家。与此同时,大学人文学报在我国社科学术理论期刊中占三分之二之多。这些学报的办刊宗旨大都是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开展校内外学术交流”为主。但眼下,学报之间存在着风格趋同、质量下降的现象,不容忽视。
大学学报是国家花钱鼓励、扶持那些在本专业具有优秀研究成果的拔尖人才,为他们提供及时发表创新言论的机会,以期在第一时间获得学术交流的目的。这是每家学报必须承担的义务之一,也是衡量一所大学学术水准高下的“风向标”。在良莠不齐的人文学报中,几所老牌大学所办的刊物,如《北京大学学报》、《复旦学报》、《南开学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等,显得品质高雅。然而,数百家大学人文学报,竟然没有一家进入国家A级、B级刊物,能够跻身国家“核心期刊”者也并不多。许多人文学报的文章东拼西凑,不堪卒读。不少学报发行量萎缩,有的甚至只有区区几百份。很多学报仍然存在封闭性、内向性的弊病:对稿件的选择上,优先选用校内作者的稿件,后选、少选或不选校外作者的文章。甚至有的学报把刊物当成本校教师和在职人员评聘职称的园地。为了评职称,学报常常不得不降低用稿标准,以照顾本校职工。为此,学报常被戏称为学校的“第二职改办”。对稿件质量评估标准上,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所谓大块头的理论文章往往更能得到编辑们的青睐,而那些针对实际生活、研究现实问题的稿件却常常得不到重视。久而久之,导致了理论研究与现实生活的脱离。学报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围墙刊物”;在对稿源的选择上,在学校和研究部门工作的专家学者的稿件往往得到更多的采用,而在实际部门工作的作者的稿件却常常受到冷遇。这就导致现实中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往往得不到学者和专家的关注。难怪社会上对学报的评论是“教授写给专家看”,是“纸上谈兵”,“阁楼里的学问”。这是中国大学人文学报所面临的无奈的窘境。
大学人文学报正面临着冲击和挑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办刊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认为,大学人文学报必须劳其筋骨,奋起直追,走精品之路、特色之路、联合之路。
一、大学人文学报急需强化精品意识。所刊稿件应具有较高的学术品位,且能结合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发表提出新学说、新方法、新材料的优质论文。同时,所刊发的论文应具有较高的转载率,或论文中所提意见、建议、方法等,在社会上具有影响。
二、应坚持学报的个性风格和专业质量。可在地域、专业、民族性等课题上下功夫。如:《殷商学刊》的殷商文化研究、《唐都学刊》的汉唐研究、《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的游牧文化研究、《阴山学刊》的阴山文化研究等都颇有特色。
三、大学人文学报可以选择走联合、合作、兼并的精兵强身之路。目前高校的人文学报虽然数量激增,但学报质量总体上却未见提高,而且各校学报所发的文章内容大量重复,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联合办刊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些弊端,增强办刊实力。此外,大学人文学报还可以考虑走专科化的办刊道路,以利学术问题的集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