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视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视点 > 正文

任继愈:研究生培养机制亟须改革

来源:   时间:2003-02-18  浏览:

国家图书馆馆长、哲学家任继愈先生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机制片面强调论文数量,导师所带研究生数量太多,往往无暇精心培养,这不利于年轻学生的成长,也不利于学科的真正繁荣。

任继愈说,目前对研究生培养的管理办法过于量化,如一个文科博士生在读书期间要求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毕业论文要求在10万字左右,这些硬性的规定令学生无法潜下心来真正研究问题。很多研究生连基本的专业知识都尚未掌握,就开始写论文,他们根本不去寻找第一手的资料,而习惯于改头换面抄袭他人的观点,或者把许多人的观点综合一下,或者将前人的观点稍作补充就算作自己的论文。由于拿不出站得住脚的观点,只好哗众取宠,故作惊世骇俗之论。过去的大师们写一篇文章自己要反复推敲几次,尽量地反驳自己,如果自己都能驳倒论点,决不会拿出去发表。现在很多研究生连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还没有掌握,便写大块文章,然后依靠导师的关系找刊物发表文章,甚至自己化名去写推荐评论文章,影响极其恶劣。

任先生反问,如果现在每年上万的硕士生、博士生都要在核心刊物发表文章,刊物又如何够用?如果每篇博士论文都在10万字上下,又如何能保证其中不掺“水”?任继愈认为,这正是当前刊物上经得起推敲的抽丝剥茧式的文章越来越少,大而空的文章随处可见的原因。

任继愈先生认为,历史学、哲学等学科的问题主要在深层,浮在上面是找不到什么问题的,要研究一个大的问题,三五年的时间都不够。自然现象比较客观,可以通过实验,反复观察。研究历史、研究社会现象,难度要大得多。因为人只能在社会运动中去观察、认识,只能在极小范围内搞实验。因而对文科研究生的培养,应该寻找一种更为灵活有效的方式,而不应只作一些硬性的规定,过于量化。

任先生说,过去许多有名的教授如冯友兰等一年只带一个研究生还觉得太累,这种手工业式的传帮带固然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但现在的导师一年带十几个研究生,能保证培养的质量吗?

现在的研究生包括理科的研究生普遍比较注重实际,上学并不是出于兴趣和爱好,而是考虑毕业后的前途,多数是哪儿钱多去哪儿。任继愈先生一直在思考:这些年来为什么各学科难以出现出类拔萃的人才?在他看来,缺乏志向和做学问的兴趣也许是其中重要的原因。

任继愈最后说,科学的繁荣不仅仅是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教师待遇这么简单的事情,改变现在的研究生培养机制、营造有利于青年学者成长的环境才是应该首先解决的问题。

《人民日报》 (2003年02月18日)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