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商学院率先在中国高校实施“学术秘书制度”。近两个月以来,天津商学院已先后为20多名教授、副教授配备了学术秘书。此举受到学院教师的欢迎。
据悉,天津商学院可配备学术秘书的人员范围,是指具有副教授及其以上职称的教学科研人员,并且是省、市(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的第一主持人,在项目在研期间可配备学术秘书。其学术秘书人选,可由本人在青年教师、指导的研究生或者优秀高年级本科生中选定。学术秘书的主要任务,是协助聘任人进行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其工作补贴由学校按月支付。
“过去承担科研课题,像收发信件、复印资料等一般性工作,都是我自己去做,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史瑞杰说,“有了学术秘书,我可以从这些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
史瑞杰博士是天津商学院法政学院的教授,目前,正承担一项市级教改科研项目,学校已为他配备了一名学术秘书。
张倩是法政学院的一名年轻教师,担当史瑞杰的学术秘书已有一个多月的时间。目前主要是协助史教授做问卷调查统计等基础性工作。
“我认为这是一个双赢的制度。”张倩很肯定地说,“一方面,学院学术骨干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最前沿的研究;另一方面,年轻的老师有机会进入到研究项目组中,学术秘书制度为我们提供了开阔眼界和锻炼的平台。以前,我们是很少有这样的机会的。”
目前,中国高校中一般只有院士、“长江学者”等极小范围的教授配有学术秘书,而相当多的教授一边从事繁重的教书、指导研究生、科研、社会活动及行政事务等工作,一边还得承担相当多的具体事务性工作,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近些年中国大学扩招后,师生比例发生很大变化,过去一个班20个学生,现在一个班100多个学生已是常事,骨干老师教学科研任务越来越重。”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朱光磊教授认为,“因此需要更多的年轻老师协助骨干老师完成教学科研工作。”
“学术秘书制度,在国际上尤其是发达国家高校比较普遍,也符合中国高校改革方向,值得各高校结合不同情况推广。”他说。
新华网(2003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