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张生:警惕“话语深渊”

来源:【文汇报】   时间:2013-04-12  浏览:

       张生 同济大学中文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王尔德曾说,在我们身边存在着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我们可以看到它而不必去谈论它,另一个是艺术世界,因为我们看不到它,所以必须谈论它。
  用这句话来形容当今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依然有效。但是,十九世纪为王尔德所喜闻乐“谈”的艺术世界,时至今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要找一个与之对应的“世界”,那就是网络世界。准确点说,这更是一个由Facebook,Youtube,Twitter以及国内的微博、开心网等各种类型的社交性网站,也即所谓的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所构成的同样“虚拟”的世界,它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新艺术世界”。
  王尔德在艺术世界里,更喜欢谈论的是莎士比亚;而我们的“新艺术世界”中,饱含诱惑的色情,血腥的暴力,异国情调乃至无厘头,才是让人神往的主题。
  不管是谁,一旦进入SNS网站后就会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由各种话语所构成的深渊:由一个个对话“跟贴”而成的高楼大厦就像用语言的“乐高”积木拼凑成的玩具一样五彩斑斓,同时,它们又如俄罗斯方块,随时会因受到一句话的攻击而坍塌或者因人添砖加瓦而茁壮成长。
  每一个人只要踏入这个世界,无论男女,无论老幼,他/她就会从现实世界的暧昧与沉默中脱颖而出,开始“说话”。在这里,嗓门大小并不重要,“说”得多才是王道。现实生活沉默寡言的人会在这个世界中成为“话痨”,而谨言慎行的官员也会因说了不该说的话成为“杯具”。
  但是,今天的人们在SNS这个“新艺术世界”里所追求的或所热衷谈论的东西已不是身为唯美主义者的王尔德所喜欢的“艺术”了。他当年冀望以蕴含有美的“看不见”的艺术世界,来弥补那个“看得见”的由粗粝的物质所构成的庸俗的现实世界。所以,他谈莎士比亚、巴尔扎克、陀思妥耶夫斯基、特曼,还有中国的庄子,以及那个时代的音乐、绘画、服饰、烹调等。总之,举凡生活中一切有艺术因素的或者可以转化为艺术的东西,他都乐于谈论。然而,在现在的这个网络世界里,人们虽然也在谈论这些人和事,但却不再像王尔德那样为了把生活艺术化而努力,而是更乐于把生活粗鄙化,恶俗化与色情化。
  昔日的艺术世界,那些贵族们的沙龙和代表知识精英的纸面文化,如今已“沉沦”为芸芸众生的电脑屏幕和智能手机。
  其实,在这个“看不见”的世界中,改变的还不仅仅是谈话的主题,随之改变的还有谈话的“主体”。王尔德及其朋友们当年喜欢的那个艺术世界是奢侈的,高雅的,那还是个印刷文化占主流的时代,没有几个人受过他那样的教育,同样,也没有几个人读过莎士比亚,可想而知,能够与其一起谈论并分享那个看不见的世界的人能有多少了。可是,现在,谁没有或者说谁看不懂《杀死比尔》、《生化危机》呢?在这个影像时代,只要我们看到了能够看见的东西,几乎人人都可以参与讨论并在言谈中建立那个“看不见”的“新艺术世界”。
  但是这个“新艺术世界”何以如此粗鄙?与我们的肉身所寄存的现实世界相比,它怎么会更多地充斥着肮脏、残暴、丑恶的事物,以至于似乎与我们井井有条的现实生活格格不入?
  米歇尔·福柯曾在一篇文章里从空间的角度来思考社会空间问题。他指出,与“乌托邦”(utopia)这样的不现实的纯虚拟空间相比,还存在着一个“异托邦”(heterotopias)。不像乌托邦以完美的形式呈现生活本身或将生活彻底翻转,异托邦与现实生活相对立并相互依存,而且,它真实存在,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补充。在今天,网络或者说SNS所提供的那个真实存在的“虚拟世界”,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异托邦”。和总是显现为白天的现实世界不同,在这里,人们多变,易怒,尽情地释放着自己在白天工作中被压抑的情感,同时也都在坦露着自己的真实的恐惧与怨恨。当然,这其中也有爱,可是爱意会很快被转化为轻薄的玩笑,荒谬的误识。所有那些在白天严肃的东西一旦进入这个属于夜晚的世界便会土崩瓦解。在这个世界里,白天的一切都会因无数话语的“加工”而融化,而变形。
  互联网有着明显的青年文化特征:它会以一种稚气的错别字,来代替词语已有的固定组合。如,同学成为“童鞋”。
  当然,这里面也有不变的东西。异托邦是对现实世界永不停息的反抗和补充。而这也是青年文化的重要特征。尤其在当下的SNS网站,这一点真是毕露无遗。
  因此,网络世界的话语,会有意无意对现有的词语进行“反动”,以表现其反叛性。有时,它会以一种稚气的错别字,来代替词语已有的固定组合。如,“同学”成为“童鞋”,“怎么”变成“肿么”。同时,它又像一个担心被父亲责骂的小孩,懂得让污言秽语“去污化”,以当面说脏话的方式来获得亵渎神圣的快感,又不被责骂,如变“你妈”为“尼玛”就是一例。
  SNS所构成的虚拟的世界,即是话语的深渊。我们深陷其中,因为恐惧自己没有个性而试图以与他人不同的话语来声嘶力竭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可是当每一个人都想与他人不同时,话语本身的价值就会逐渐被掏空,只剩下空洞的声音,不再有任何实质的意义;而同时,每一个人也都在其中失去了个性,坠入话语的深渊而不可自拔。
  记得2010年上映的电影《社交网络》(TheSocial Network),它以创立了目前为止影响最大的社交网站Facebook的马克·扎克伯格为原型,努力还原他将Facebook由梦想变为现实的历程。在这部以法庭的庭审为叙事框架的电影中,马克这个总是穿着套头衫和人字拖的小伙子并不像他的外表那样天真单纯,而是冷酷无情,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总是不断抛弃自己的合作伙伴。电影结尾,在结束了这场漫长的诉讼后,对马克不无欣赏的女律师对其直言:“马克,你不是混蛋,你只不过想千方百计变成个混蛋而已。”
  我想,这未必是对马克·扎克伯格本人的真实写照,但却是对出现在网络世界中的很多人的形象的一个妙趣横生的概括与评价。

    http://wenhui.news365.com.cn/ewenhui/whb/html/2013-04/11/content_112.htm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