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潘志贤 实习生 姚亚楠
金秋时节,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钧来到河南大学,与师生畅谈人生和理想。这是86岁的孙钧院士今年第29次出差,即使已过耄耋之年,这位老人每年都要出差30多次,深山老林、黄土高坡、野岭荒山……只要是为了学问,条件再艰苦他也愿意去。
孙钧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工程力学家、 隧道与地下结构工程专家,1949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上海)土木工程系。自1952年起,历任上海同济大学讲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研室主任、系主任、校教务处处长、校务委员。
“有动力才能钻研。”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提起自己的治学之路,孙钧这样说道。
做学问要钻进去,沉下来,才有味道
“我一生的学科研究方向在不停地转变,靠的就是兴趣,没有兴趣就培养兴趣。”孙钧说。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孙钧被调至同济大学,从事工程力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由于谙熟俄语,1954年9月他担任了在同济大学工作的苏联桥梁专家的翻译,学科领域随之改为桥梁结构与施工。
1960年年初,国家建筑工程部要求同济大学筹办国内高校第一所地下建筑工程专业,孙钧受命组建地下建筑教研室,学科方向转为隧道与地下建筑工程,并从此开始了他在地下工程学术领域从事教育与科学研究工作的漫长生涯。
孙钧感慨道:“个人的努力绝对是起主导作用的,一分努力,一分收获。要做学问,成‘大师’,就离不开个人的钻研。兴趣是成功的动力,而钻研则是萌生兴趣的源泉。”
孙钧说,“年轻时,自己几乎没有周末,看书总是一看就钻了进去。到了吃饭时间,爱人叫我吃饭也听不见。过了一段时间,她喊我说饭凉了也听不见,直到她冲进书房差不多把我揪起来,我才意识到已经很晚了。做学问就是这样,钻进去,沉下来,才有味道。”
“我自23岁~50岁,经历了历次政治运动,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我曾被关进‘牛棚’扫厕所、写检讨,后来被下放到‘五七’干校锻炼,劳动改造。在皖南农村劳动的冬夜,我也总是在油灯下读书,记得最清楚的是塔罗勃的《岩石力学》,这是我在岩石力学学科方面的入门书,受益匪浅。当时我深信:搞运动、讲斗争是暂时的,是有尽头的,不能因此蹉跎了青春壮年的美好年华,更不能挫伤学习的信念,我要抓紧,我要努力。”孙钧回忆道。
“能使自己做到孜孜以求,潜心研究,数十年如一日地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动力,可以说只有兴趣二字。 从‘要我学’到‘ 我要学’的关键,首在钻研,钻研—兴趣—再钻研,形成良性循环,有投入就有收获,成功也必然在望了。”他总结说。
年轻时要读基本经典专著
孙钧一再强调年轻时学习的重要性。他说,古人云:开卷有益,人的精力、时间有限,而书海无涯,要趁年轻有选择地读几本经典专著,将来一辈子受用不尽。功底扎实,点深面广,是做好学问的基础。再泛读一些其他有关的书籍和文章、学刊、论文集,以拓宽思维和知识领域。
孙钧回忆道,自己小时候,“七七事变”后,举家逃到苏北泰县(今泰州市),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太平洋战争爆发,父亲奉调经香港去内地应职,家里几个孩子只能依靠微薄的奖学金的资助上学,艰难度日,生活清苦。晚上生怕敌机轰炸,只能用黑布遮掩窗扉防灯光外泄,兄弟姐妹们围着一张小桌子苦读。
挨到中学毕业,孙钧自己不愿意放弃学业,凭着勤奋和努力,考进了圣约翰大学,但因为家庭经济原因,他中途不得不辍学去法院做临时工,做些抄抄写写的“录事”工作。
1945年秋,孙钧以高分被上海国立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录取,尽管生活清苦,但浩瀚如海洋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却深深地吸引了他。孙钧说:“我在交大的4年中忘我学习,发奋求知,感谢恩师们的谆谆教诲,也靠着自己的努力,使我在土木工程学科的理论功底和专业技能打下了较为牢固、厚实的基础,后来真感受到一辈子受用不尽!”
他告诫青年学子:古人云:“三十而立”,而立就是说“该立了”,人生成功的基础在30岁前后,要在跨出校门的几年间拼搏努力,为今后的事业、个人的美好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孙钧提醒年轻人:年轻时候的积累是多方面的,读书学习只是其中的一方面,但千万不能死读书,更要注重自己各方面能力的锻炼。
http://zqb.cyol.com/html/2012-11/19/nw.D110000zgqnb_20121119_3-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