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周家伦:加大基础研究投入要设定指标

来源:文汇报   时间:2010-03-12  浏览:
  当前,基础研究正在酝酿新的重大原始创新,将引发下一轮科技革命,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充分重视基础研究的战略意义和重大作用,在加大对基础研究投入、重视创新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注重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源泉,处于整个创新链的前端,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提升我国持续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充分重视基础研究的战略意义和重大作用,在加大对基础研究投入、重视创新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注重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温家宝总理去年11月对首都科技界讲话时也指出:“原始创新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源泉。基础研究相当重要,因为原始创新源于基础研究”。
  现状: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占R&D的比例长期仅5%左右
  当前,基础研究正在酝酿新的重大原始创新,将引发下一轮科技革命,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并已前移至基础研究,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以占领世界科学前沿的制高点;我国正在由科技经济大国向科技经济强国迈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迫在眉睫,战略性新兴产业呼之欲出,全球气候变化等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都要求我国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推动基础研究发展,以增强原始创新能力。
  长期以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基础研究高度重视,并保证基础研究在R&D投入结构中的合理比例。据统计,美国的基础研究投入比例从上世纪60年代的9%持续增长至近年来的18%,奥巴马政府承诺未来10年内联邦政府在物理、生命科学和数学等基础研究领域的资助额度翻番。目前,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基础研究在R&D投入中的比例超过15%,法国、意大利等达到了20%以上。
  近年来,我国的基础研究投入总量持续稳定增长,已由1999年约33.9亿元增长至2008年的220.8亿元,年均增长幅度达到20.8%。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投入总量还差得甚远,例如2006年,美国的基础研究经费为617.2亿美元,同年我国为155.8亿人民币,按照2006年汇率计算,两国相差近31倍;另一方面,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占R&D的比例长期徘徊在5%左右,2007、2008两年,这个比例为4.7%和4.78%,投入不足严重制约着我国基础研究的发展。
  建议:“十二五”期末上升到10%,2020年达到或超过15%
  为促进我国基础研究更好更快发展,提升基础研究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能力,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建议在“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中,明确基础研究的投入总量,并且明确到“十二五”期末基础研究投入比例应逐步上升到10%左右,将基础研究投入总量与比例纳入科技规划量化指标体系。“十三五”期间则应继续加大投入,力争到2020年使基础研究经费占R&D总经费的比重达到或超过15%,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二,持续加大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基础研究投入的力度。基础科学研究难度高、创新风险大,几乎没有直接经济回报,社会共享特征明显,属于政府财政和研发政策支持的核心部分。作为基础研究投入的主体,建议国家兼顾当前应用研究需求和长远持续创新能力积累,逐步调整R&D的投入结构,在R&D的中央财政投入中提高基础研究比例。同时,建议国家指导地方政府将基础研究投入纳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并提出投入比例等指导性意见,作为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标之一。建议充分发挥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以及科研基地的作用,制定地方政府资金的配套政策,推动地方政府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三,推动基础研究投入社会化机制的形成。美日等发达国家,企业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占较大比例,由于我国与发达国家所处发展阶段不同,企业对基础研究的投入还微乎其微。建议国家研究税收抵扣,鼓励企业向大学捐赠等政策措施,促进企业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同时建议通过中央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促进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合作,建立官、产、学、研一体化的社会化多元投入机制,促使更多社会资源投入基础研究。
  (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党委书记)
  2010年03月12日  《文汇报》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