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则消息,由于“读书无用论”,重庆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有上万名学生没有报名高考。(《重庆晚报》2009年3月28日)又看到另一则消息,有关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做好全民阅读活动的通知》。
这份通知用心良苦,可是它能否起到推动全民阅读的作用,值得讨论。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于2008年公布的第五次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户均年消费图书仅1.75本。传统图书阅读率呈持续走低态势,阅读率为34.7%,比2005年降低了14%。至于不读书的原因,49.4%的人归结为“没有时间”,42.8%的人说“没有习惯”。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如果作为一种活动出现,通常只是临时性的,活动结束,阅读也就结束-这无疑是活动主办方也不希望看到的现象。从具体措施来看,即使是临时性的阅读,这项活动也很难见效。
比如通知表示:4月23日前后,在全国各地新华书店统一开展优惠售书活动,并延长书店营业时间等。我不太清楚各地新华书店的优惠活动能够做到什么程度,目前的几大购书网站都有折扣,几乎已经到了图书销售的底线,而且是24小时全年无休,这些都是新华书店无法做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项活动并无实质意义。
不能否认,还有很多读者没有上网或者在网上购书的习惯,他们可以享受新华书店的活动优惠。但是,网络购书不普及的地区,往往也是书店的薄弱地区。更重要的是,现在很多新华书店,已经成为“教辅专卖店”,除了对中小学生的父母来说有一些参考价值,其他读者并无兴趣。
“读书无用论”为何会再次产生,根源恰恰在“读书有用论”,读书以是否实用为标准,进而产生“读书有禁区”、“卖书有禁区”的现象。整整30年前,1979年4月,《读书》创刊号刊登的《读书无禁区》影响了一代国人,那时所说的“禁区”主要指外在禁忌。现在的“读书有禁区”,主要是自我设禁,比如只看英语、计算机或者考试、考级类的书籍,其他没有实用价值的书籍一律视而不见。毋庸讳言,新华书店在其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由于仅靠垄断教材发行就足以很好地生存,新华书店的图书更新率很低。等到新华书店意识到读者的重要性,又开始“卖书有禁区”,把具有实用价值、销售较快的书籍当作主打,少卖或者不卖那些没有实用价值却有精神含量的书籍。于是,“读书有禁区”和“卖书有禁区”产生恶性循环。
这种“读书有用论”,导致阅读失去乐趣,读者一旦考试或者考级完毕,就再也不会踏进书店一步,甚至会把书籍当作敌人。试图打破恶性循环的是一些坚持人文立场的民营书店,北京的万圣、上海的季风、广州的学而优,在很多读书人眼中,已经成为城市的地标甚至灵魂。可是,这些民营书店的生存状况却不容乐观。因为它们的成本很高,不像新华书店没有租金之忧,利润空间又很小,出售的书籍大都没有实用价值,销量很小。
一般而言,政府的文化机构应该更多地承担文化责任,民间的文化机构更多地考虑商业利益,可是在书店行业,似乎两者颠倒过来。如果想切实营造阅读氛围,有关部门不仅要让新华书店开展优惠活动,延长营业时间,还需要为民营书店提供更多支持而非限制-后者才是更重要。
(作者王晓渔: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副教授)
2009年04月09日 时代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