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马原:价值的两端——有用和无用

来源:钱江晚报   时间:2008-12-10  浏览:
  题目:价值的两端:有用和无用
  主讲人:马原 上海同济大学中文系名誉主任、教授
  时间:11月2日(星期日)上午9:00—11:30
  地点:浙江图书馆二楼报告厅
  现场实录:
  老妈的价值论
  我们今天话题是“有用和没用”,我妈现在80多岁了,她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她一点不含糊地在日常生活中去身体力行“有用哲学”。
  20年前,我买的第一条牛仔裤是进口货,花了我200多元人民币。我妈一听,差不多要昏过去了!那时候一条裤子就六七元钱。我妈说你用200多元钱买一条劳动布裤子,你什么意思?我说这是牛仔裤,我妈说这有啥用啊?
  我爸退休以后喜欢打网球、写书法,这是挺不错的爱好,但对工薪族的退休老人来说有点费钱。比如每次买一箱网球差不多要100元钱,这在我妈看来完全不可理喻,我妈说买这破玩意有啥用?为此他们没少吵架。有啥用?这是我妈的口头禅,也是她衡量事物的价值观。
  在我最初写小说时,我妈也一直认为是没用的。从小我们家规定每人都必须在家里承担一部分劳动,比如说我的劳动是洗碗。我看小说常为此延迟吃饭,我妈认为我是为了逃避洗碗。在我妈看来,我看闲书都是没有用的,还不如多洗两只碗呢。后来也是因为儿子做了一个小说家,被社会认同,或者是被地方政府引以为豪,她就为我自豪。但事实上在我从一个孩子走向作家的过程中,我妈没有为我创造过任何条件。
  我一个大学同学,他在大学里也写小说,毕业后到杂志社当编辑,他的梦想还是要写小说。他老婆就是一个像我妈妈一样的女人。老婆对他说,你要是能像马原一样,写了就发表就出名,那让你去写。如果不能,那你该回家干活就干活,别做梦了!
  美国与欧洲的价值论
  我喜欢美国文学,但我一直不太喜欢美国的生活方式,我的心离欧洲比较近。前几年有几个搞经济的朋友说:欧洲好可怕,现在能卖给世界的除了手工艺品,还有什么?大家想一下,除了诺基亚,还有多少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来自欧洲?可乐、麦当劳、肯德基、电脑都是美国的,电子产品大部分是日本、韩国的。欧洲卖给世界最有名的都是以手工制造闻名的奢侈品,比如瑞士手表,意大利家具、皮鞋,英国西装,还有法国香水、时装等。
  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和美国完全走向了价值的两端。美国文明受到实用主义哲学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美国哲学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比如我们的中超足球。最早的中超英雄是郝海东他们。郝海东作为球员的最大价值体现在进球上,谁进球谁就是英雄。后来出现了李铁。李铁之所以能在两三年内成为中超的英雄,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已经引进了美国量化的方法,对运动员量化评价。现在看任何一场比赛,主持人都会喋喋不休地播报这个运动员在整个赛季的上场次数、首发次数、上场时间等等。于是李铁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他虽然射门技术并不出众,但他场上奔跑次数、上场时间、传球次数绝对第一。这样一计算,他一个人顶两三个球员。于是他的作用就远超很多脚法很好但奔跑不多的球员。
  美国讲的是效率,欧洲讲的是心情。这几年我去欧洲的次数比较多。欧洲的朋友问我,中国怎么了?为什么跟着美国跑,把生命里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创造与金钱有关的事情上,有意义吗?这让我一下子想起一位德国大作家海·伯尔写的千字小说《一桩劳动道德下降的趣闻》,大意是:在地中海一个风景如画的海边,一位美国游客兴奋地拍照,而一名渔夫却懒洋洋地在打瞌睡。游客兴奋之余问渔夫为什么睡懒觉而不出海?渔夫说已经打到两条鱼了。游客奇怪,为什么不多打些,赚钱以后可以买一条游艇,躺在上面享受春日的美好阳光,渔夫奇怪地说,我刚才不就是在享受吗?是你把我吵醒了。这么一篇千字小小说一下子道出了欧洲和美国的本质区别。在欧洲,为生计而工作的劳作不是生活,劳作以外个人支配的时间才是生活。我从30多年前就明确选择了这种“欧洲理想”,现在我做到了一周只工作两天,一年工作时间总计也就三、四个月。
  建筑师的价值论
  刚才我说欧洲人没有什么好卖给世界人民的,除了他们的手工,但是他们的手工造就了奢侈品。现在上海每年都有奢侈品展,展销价值数千万元的汽车、数百万元的手表。
  我自己就是一个车迷。在我最初花12万元买了一辆赛欧时,有个很幼稚的想法,我想一辆奔驰要100多万元,那它一定存在某种奥秘,比如说是不是它所有的零件都比黄金贵。当我阅读大量汽车杂志成为半个行家时,我觉得这种想法太可笑了。事实上无论是汽车、手表这些奢侈品,它的价格很大意义是在心理上的,
  绝不是在原材料上,甚至不在品牌自身上。奢侈品的价值经常是体现在没用的意义上。
  再说我们最感兴趣的“房子”。我认识一位成都的建筑师叫刘家琨,像成都标志性建筑白夜酒吧啊,相当一部分是他的作品。有一次和他聊天,我说作为建筑师,你认为建筑最具有价值的意义在哪里?他说:建筑立面!一个伟大的建筑师,之所以比别人伟大,是因为他的作品当中没用的部分让他具备了价值。一个人生活需要多高空间?一般就在3米左右。但如果是3米高的住房,通常和作为艺术的房子没有关系,它是功能性的。如果是具有建筑艺术的房子,首先第一重要的是层高。比如一个博物馆层高空间一般是20米,这样我们去博物馆的时候不会觉得压抑。但事实是3米以上的那17米,按照我妈的论调来说全是没用的、浪费的。但刘家琨说,就是这些没用的空间造就了建筑的美感,它让人心里得到不一样的感受,就像教堂的尖顶,让祈祷的人得到心灵的抚慰。
  名画的价值论
  很多事情要回过头来才知道它的价值,比如最近两三年中国突然冒出了几个画价在千万级的画家。世界美术史巨匠梵高在生前只卖出过一幅油画,但是在他身后不到100年的时间里,他的一幅画卖到了8000万美元的价格,令人不可思议。
  一些搞金融的朋友告诉我,其实价值过千万的画在国外不受欢迎,藏家没有那么多钱买这些艺术品,这些画的买家几乎都是保险公司。大的保险公司富可敌国,可全世界的《保险法》都规定保险公司的钱只有很小一部分允许做投资。他们就研究艺术品市场,比如梵高传世的画,总共多少幅,都在哪里,他们悄悄收藏一部分,然后他们派代表去保险公司举牌,花几千万元收购这幅画,因为世界上不可能再增加梵高的作品。所以他们选择了梵高作为价值符号的代言,这不是艺术品突然值钱了,而是金融资本在寻找一个替代物,资本选择了梵高。
  这些画一旦被买走,他们就从墙壁上被拿下来,失去了“补墙”的价值,躺进大银行地下保险库的最底层,再用重兵保护。这幅画已经完全没有用途了,此后人们看到的都是它的照片、印刷品,这幅画事实上已经不存在了。
  我再举一个例子。辽宁有一位国画家,20多年前他在境外办过一个画展,突然成名。过了好几天,终于有人问他画展上有幅画卖多少钱。他如获至宝。对方问他出什么价,他说价格没问题,但有一个条件,你稍微多出一点,我就把画展上所有的画都送给你。就这样,对方出了六七十万人民币买了他一幅画,他又送了对方六七十幅,相当于1万元一幅画。但这次画展等于给这个画家标了身价,说他的一幅画价值70万。他的身价就这样抬上去了。
  最近两三年,国际资本有一笔高达1亿多美元的热钱,在中国美术界上空像“老鹰”一样寻找猎物。现在有几个美术评论家在抖这个黑幕,油画市场完全是泡沫。画家、拍卖行和画廊共谋,炒作某位画家,最终目的是让投资客上钩。现在金融危机了,我不知道一些手上花大价钱搁着某些画作的二道贩子套牢多深。
  我很多年前看到不少新星们,在哪个音乐学院进修两个月,然后到台上吼几嗓子,就开演唱会,出场动辄百万,而那些很小就开始练童子功的舞蹈演员,在后面给他们伴舞。我觉得很悲哀,价值观被硬生生割裂了。
  读者互动
  提问:早在8年前,你曾经说过——小说死了。不少人不敢苛同,如今果真小说市场在衰退,读者锐减,小说被冷落是作家的问题,还是市场与社会大环境使然?
  马原:人类需要故事,需要叙事,这是与生俱来的,今后也是一样,生活再痛苦,人们也需要歌唱。但叙事会随着各个时代的不同而附着在不同载体上。最早的叙事就是口头故事,说书人专门讲故事。后来在造纸工业化和现代印刷术的推动下,出现印刷出版的小说集。20世纪,叙事载体转移到电视,眼下更新的载体又出现了,就是移动手机。我觉得小说在过去两百年里经历了自己的黄金时间,从盛转衰,基本完成历史使命了。过去纸上存在的很多东西现在用屏幕和影像的终端来承担。
  电影电视渐渐取代小说,媒质发生变化了,所以承载小说的旧载体——图书势必将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由主角变成配角,最后走进博物馆,变成像诗歌、舞台话剧一样的博物馆艺术。所以有人说“马原的小说也死了”,我一点不介意,我小说创作的巅峰是在上世纪80年代,现在我从事教学工作,小说基本不写,也写不出当年那个激情了。
  提问:一些作家比如王朔、韩寒、陈丹青,竭力贬低巴金、茅盾、鲁迅等人的著作,甚至贬低法国作家雨果,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马原:经典作家被质疑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从文学史上知道,有一些作家曾经特别重要,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不是很重要。比如对中国知识界来说,巴尔扎克曾无比重要,因为他是恩格斯很推崇的现实主义作家,事实上他是一个为人心胸很狭窄、才华不出众但很勤奋的作家,巴尔扎克不是那个时代顶尖的巨人,在法国文学史上,雨果远远在巴尔扎克之上,但是对于中国读者,巴尔扎克重要得不得了。所以我说过去的经典作家,由于某些历史因素被严重高估了,后来历史又做了一定的纠偏,也是情理之中。
  就巴金、茅盾、鲁迅3人而言,我个人的意见是,如果做小说家,我从以上三位身上学到的东西不多。我想王朔他们应该不会骂人,也许也只是认为他们的写作对自己完全没有构成影响。
  鲁迅写的小说很少。我对茅盾的小说评价也不高,小说在茅盾他们那个时代刚刚出道,初见模样,当然还有很多幼稚的地方。如果把小说整个历史放在眼前时,茅盾对小说家们的影响没有他对社会文化、社会历史的影响更大。
  我对巴金特别钦佩,因为巴金的小说《家》是小说里非常了不起的一脉。这种家世小说非常了不起,写一个时代,写历史兴衰。它是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间曾经红极一时的小说样品,但经过21世纪以后,这个小说样式有一点过时了,20世纪后半叶至今家世小说基本上被拒绝在阅读之外了,所以巴金这种类型的小说对后辈的小说家们也不会构成影响。就像我们少年时期托尔斯泰的小说,现在的年轻人绝对不会读了。有一些小说样式由于时代的变迁已逐渐退出了阅读。
  (作者为上海同济大学中文系名誉主任、教授)
  2008年12月10日 钱江晚报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