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裴钢: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几点思考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   时间:2008-10-07  浏览: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胡锦涛总书记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说到底,必须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尤其必须造就一支庞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他强调:“高素质人才是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重要力量,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大依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大学应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肩负起崇高使命和历史责任,为不断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做出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一、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我原先一直在中国科学院系统工作。因此,担任同济大学校长之后,首先有一个角色转换的过程。期间,我考虑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何谓大学?大学有别于中科院、企业以及其他机构的最本质特征是什么?虽然一直以来有“大师”、“大楼”、“大爱”的说法,但简而言之,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就是因为它有大学生,它集聚了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内的数量众多的青年群体。有鉴于此,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围绕学生成长、成才的每一个重要环节,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促使青年学生经过大学阶段几年的学习和熏陶之后,成为既具有很高综合素养,又极具创新能力的人才,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以后,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样从这个角度来说,衡量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看它所培养的大学生的质量。一流大学要培养一流的学生,引导学生成为一流的人才。 
  那么,学生在大学阶段,有着怎样具体的需求?在培养一流创新型人才过程中,我们该如何着力?德国学者卡尔•雅斯贝尔斯曾经指出:“学生到大学里来,是为了学习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并为将来从事一门职业做好准备。”他认为,任何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都要包含三个相互之间密不可分的方面:学问传授,科学与学术研究,创造性的文化生活。雅斯贝尔斯提出上述观点,虽然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从那时到现在,知识的丰富程度,新技术的快速出现,包括大学在全社会中所担负的功能,尤其大学为社会服务的程度和内容等等,都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就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来说,仍然没有太大的变化,今后也不会有大的变化。 
  大学教育本质上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作为受教育者,学生在大学里受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环节:一是课堂教学,包括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二是校园文化的熏陶,包括优良校风、学风的建设,师生平等、多学科交融、鼓励创新等氛围的营造,以及开放办学的心态等等。因此,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要求我们在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要花大力气,努力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围绕上述两个环节做足文章,那么我们也就抓住了学生成长成才过程的核心,从而也就可以最大限度保证所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相当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必然拥有很强的国际竞争能力。 
  二、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第一要务是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我们常说“教书育人”,其中的主体自然是学生,但起根本性主导作用的还是教师。因此,说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是第一要务,首先是因为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衡量师资队伍建设水平高低的标准,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综合考量:一是要有高超的科研和教学水平;二是要有高尚的师德师风。前者主要是指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后者主要是指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对待学生的态度。 
  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强调教师科研水平与教学水平的结合非常重要。科研与教学的结合应成为大学至高无上而又不可替代的基本原则。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传播一整套按照教学法组织起来的事实,也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仅凭记忆便可以掌握的僵死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能够独立地引导学生了解真实的求知过程,把握科学的精神。只有那些亲身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才能够真正地传授知识:他是活灵活现的科学探索过程的精神所在,通过老师的传授以及经常的沟通与交流,学生就可以看到知识存在的朴素形态,唤起内心的激情,直达知识的源头。 
  我们说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是第一要务,其次是因为教师是大学竞争力的直接体现。社会上不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大学排行榜,每年高考前后愈演愈烈的生源争夺,等等,这些都表明大学竞争无处不在。而且,随着境外教育资源在内地的逐渐渗透,大学竞争已经越来越呈现出国际性的特征。 
  大学竞争的核心是什么?我们或许可以列出社会声誉、生源质量、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毕业生作为等诸多名目,究其根本,大学竞争的核心还在于科研实力的竞争。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大学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大学是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重要阵地”,大学“要着力强化基础研究,瞄准学科前沿,突出研究重点,加强协同攻关,不断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努力推出更多国内外领先、能够填补空白的原创性成果。要重视提高应用研究水平,坚持以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主攻方向。”大学要践行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的希望,根本的依托在于教师,在于能够网聚一批真正高水平、高层次的教师。只有一大批教师在科学研究领域不断身体力行,并带领包括硕士生、博士生在内的学术队伍不懈努力和探求,协力攻关,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不断催生一流的学术成果。 
  现代大学三大基本职能和国际交往作用的发挥,都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离不开有强大的科研实力作为支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自不必说,在“社会服务”方面,一所大学能够承接多大项目、担负多大任务,能够为社会提供怎样的服务、做出怎样的贡献,关键也看是否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而大学的“国际交往”,学术交流是最重要的内容,科研水平决定了其高度、深度和广度。因此我们说,人才是学校发展最重要、最根本的条件,人才工作是第一要务。人才工作做好了,才能整体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才能为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从而也才能够争取到更多发展的资源。如何建设一支高水平、高层次的师资队伍?这是摆在每一所大学面前的重大命题。 
  三、综合性、国际化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 
  2007年5月14日,同济大学百年校庆期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临学校视察,参观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并发表题为《对同济大学的祝愿》的即席演讲。他指出:“没有一流的文科,就没有一流的理科;没有一流的理科,就没有一流的工科。”由此强调了大学走综合性发展之路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他希望,大学所培养的人,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个方面的专门人才。学习理工科的,也要学习人文科学,学习文学和艺术。同样,学习人文科学和文学艺术的,也要学习自然科学。 
  综合性发展,既是杰出人才所走过的路,也是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成功的保证。比如钱学森和李四光,作为中国科学界的泰斗,他们的主要成就体现在自然科学领域,但在其他领域,他们同样有不小的建树。钱学森先生画画很棒,李四光先生则谱写了我国第一部小提琴协奏曲。又比如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虽然都是以理工科为主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但它们在学科组成上的综合性架构,它们的科学研究与创新,对于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坚持走“综合性”发展道路的同时,必须强调办学的国际化。“国际化”也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手段。重视国际化办学,就是要始终保持开放办学的心态。温家宝总理在同济大学的演讲中指出:“一个民族只有开放才能进步,只有开放才能够海纳百川,吸收世界先进的文化、知识和技术。”坚持开放办学,我们一方面要继承前人,继承民族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又要眼睛盯着世界的变化,盯着世界每一项新的发明成果和新的进步。只有通过广泛地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合作,我们才能及时了解国外最新学术动态和学科发展趋势,才能不断提高学术成果的国际化水平。也只有在坚持开放办学的过程中,才能使学生真正具有国际化的视野。 
  在学校“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我们明确提出要建设成为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知名高水平大学,进入中国最具学科整体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一流大学行列的奋斗目标。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三者既是目标也是抓手,它们就好像舞台上的三盏明灯,只有聚焦到一起,才能发出最璀璨的光芒。要切实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上述思想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有着丰富的内涵。培育优良校风是其重要内容之一。胡锦涛总书记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要积极培育优良校风。希望老师们加强师德修养,淡泊名利,甘为人梯,认认真真教书,扎扎实实治学,带头营造良好学术风气;希望同学们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热爱学校,热心公益。”除此之外,校园文化艺术氛围的营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之一,倡导“高雅艺术进校园”,以此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倡导文理交融,营造不同学科间师生相互交流的氛围,同样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通过这样的努力,可以让理工科毕业生具有广泛的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文科的学生具有理工科的背景。 
  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有两个方面的内容特别重要。第一,要着力营造师生平等的氛围,倡导启发式的教育,培养学生自我探索的意识和精神。同时要大力加强图书馆建设,经常举办各种形式、涵盖各学科的讲座和交流活动。大学生作为一个相对成熟的群体,他们在讲座、图书馆和研讨会等相对自由的世界里,摸索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道路。第二,要积极营造宽松的创新氛围,鼓励学生从事创新活动,开展自由探索,注重创新文化、创新精神的培育,营造包容失败的良好环境。 
  四、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已有实践和未来探索 
  长期以来,同济大学一直致力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并结合自身特色,逐步凝炼形成了知识(knowledge)、能力( ability)、人格(personality)(简称KAP) “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关键,人格是核心。围绕KAP理念,我们着重从如下几个方面做出了探索和努力: 
  一是学科建设向交叉集成方向发展。传统学科建设中单兵作战、单科突进的方式局限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不利于学生触类旁通。因此,我们在实践中,强调以学科协同发展为主要途径,以人才和知识集成为核心,建立面向国家战略任务和国际学术前沿的跨学科平台与团队。这些学科平台相互间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从而有利于跨专业的交流与集成。 
  二是课程设置力求博、专平衡。学校建立了内容广泛的课程体系,在保证专业教学的同时,给学生以更多的选择,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跨专业、跨学科、跨学校的自由选修、辅修,从而避免了课程设置过分专业化而造成学生知识面越来越窄的倾向,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 
  三是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努力使学校强大的科研实力和教师们从事的科研实践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大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巨大资源,学生们可以在参与科研中与教师共同探索,并不断向教师提问、与教师交流的过程中得到锻炼,教师同样可以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得到新的收获。这也是“教学相长”的真谛所在。 
  四是建立实践基地培养综合素质。花大力气建设好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同时,近年来,学校相继投入2000多万元资金,建起了12个面向全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教学实践基地。鼓励学生利用校园内外的创新基地平台,自己寻找课题,自主成立由不同专业学生组成的研发团队,主动寻求老师和社会帮助,形成大学与社会无阻隔、无间断的沟通机制,让学生体验和适应社会需求。 
  五是加强跨国交流,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充分发挥学校与以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为代表的欧盟国家政府部门、大学和有关科研机构交往密切的传统优势,积极拓展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其他国家的交往和联系,通过合作办学、合作科研和学生交换等形式,让教师、学生获得国际学习的经历,同时不断吸引世界各地学生来校学习生活,让不同文化背景和专业基础的学生在校园内自由交流,接受多元文化的熏陶。 
  六是建立了全方位监控、循环闭合的质量保证体系。学校在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设立了具体项目并提出相应的质量要求。实施过程中,不仅实行全方位监控,还使整个体系形成循环闭合,按照“检查—反馈—改进—建设—检查”的机制,对每一个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都有明确的责任人,从而确保改进和建设工作的落实。 
  2008年是同济大学第二个百年发展的开局之年。今年初开始,学校提出了“人才年、学术年、质量年”的重点工作思路,明确把“人才”(Talent)、“学术”(Academic)和“质量”(quality)作为系统工程来抓(简称TAQ工程)。提出“年”的概念,并不是说只用一年时间来抓这三项工作,而是把它们作为当务之急,摆到学校各项工作的最前列。三者当中,“学术”和“质量”是目标,人才是“抓手”。主要分四步走: 
  切实采取措施,稳定现有教师队伍。学校将出台具体政策,提高一线教师特别是承担基础课教学任务教师的待遇,同时,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对科研人员将一如既往给予大力支持。我们认为,现有教师队伍的稳定,是高水平、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有力保证。 
  加大力度引进高水平、高层次人才。学校将参照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的标准和待遇,设立“同济特聘教授”和“同济讲座教授”岗位。其中某些具有相当潜力的人才可能会比较年轻,需要学校用一两年时间来培育。 
  改革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学校将把教师岗位评聘作为系统工程,进一步修订完善专业技术职务1级~13级岗位标准。在这过程中,学校尊重各学科条件差异,发挥校院两级积极性,将工作重心下移。 
  加强教师系统培训工作。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时,学校将对长期从事教学工作、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一定照顾和倾斜,同时将建立教师培训中心,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此外,为鼓励强势学科的教师从教学岗位转到研发岗位,学校将会出台相应激励措施。 
  在实施上述“四步走”战略的过程中,学校会采取一系列必要的改革措施。其中之一是推行“校院二级管理”改革试点。总体的设想是给予学院更多的自主权,包括人事制度、财务制度以及教学管理、科研管理等各方面,只要有利于学院未来发展和整体实力的提升,学校都将予以大力支持。当然,改革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我们强调,试点学院首先必须切实想清楚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目标是什么?要明确提出学院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定位;现状怎样?要清楚目前学院在国际、国内所处的位置;路径在哪里?要明白可以采取怎样的措施,使学院从目前位置一步一步向目标迈进。  
      【作者系同济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高等教育》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