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联合发文,推进普通高等学校开放办学、高校学分制改革,完善校际学分认定转换制度。
具体来说,30万名大学生将能跨省跨校修读1000门精品课程,实现500名高水平教师省际校际互聘。此消息一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此举一旦成功“落地”并铺开,受益的岂止是“三省一区”的30万名高校学生,长期困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门户”藩篱将被从根本上“撼动”,中国高等教育将进入一个更为开放、灵活和流动的新格局时代。
从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的角度而言,高校之间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等举措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教育公平的必然趋势。
无疑“跨校选课”等开放办学形式是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重要途径。
当前中国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好发展时期,“三省一区”以这种“抱团”方式来提升整个区域高等教育乃至社会综合实力水平,是十分明智之举。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跨省选课”较之过去的“跨校选课”难度来得更大,而之前的“跨校选课”开展得并不理想,所以此次“跨省选课”更要认真对待之。
以往大多数“跨校选课”政策未能很好“落地”的原因有多个方面。
第一、从表层原因来说,具体操作措施落实到位十分困难。
国内高校一直以来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系统自成一体,说得实在点,目前各高校本校学生选课已忙得不可开交,如要再加上外校学生,不仅涉及课程、学分互认等问题,还有考虑选课的时间、地点等协调,其中的难度和工作量之大不言而喻;
第二、从深层原因来说,“好学校”资源共享的意愿未必十分强烈。
我国高教系统校际之间、层级之间“壁垒”严密,最典型的事例就是原“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等“头衔”把高校之间的级别鸿沟更加固化和突显,“双非”高校(非原“211工程”“985工程”高校)师生发展空间严重受限,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前中专、大专学校也能出现大师级人物的景象很难再现。
在学生都趋向“好学校”的期望下,现有“好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又怎么可能满足如此庞大的实际需求?
第三、从根本原因来说,相比选修其他高校的优质课程,学生可能更关注的是能否获得相关资历证明。
实话实说,目前国内外的优质课程资源并不缺乏,国内外顶尖高校的课程视频大多数能在网上随时、免费学习,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相对通畅。
“跨校选课”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应该更在于“好学校”的课程成绩、学分乃至辅修、双学位、第二学位的资历证书能够为他们将来参与社会竞争派上用场,而这块恰恰是各种“跨校选课”议案中最为模糊且难以实际操作的“真空”地带。
综上,根植于个体内心和教育制度深处的高校“门户”观念、“级别”鸿沟等才是“跨校选课”步履维艰的根本原因。
管理和技术等问题的确不可避免,但现代科技已能很好解决这些问题。
而要打破国内高等教育严密的等第制度和封闭格局,淡化当下愈演愈烈的高校“门户”标签化问题最为关键。
事实求实讲,目前“双非”高校毕业生在求职、深造以及其他社会事务中常会遭遇到因学校“门户”带来的各种歧视,教师、学生普遍深感压抑和打击。
在对高校“门户”如此敏感的社会背景下,任何涉及跨越“门户”的举措其推进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这方面,国外的一些事例很有启发。
据说,在美国个别学生不想去哈佛、耶鲁读书的理由仅是那边天气太冷而只想留在阳光充裕的加州学习,这种依据学校离家远近、天气好坏、学费高低等等的择校逻辑看似很“无厘头”,但可能就是这份从容和轻松,让学生更关注其学习本身的需求和体验。
所以,国外大学生转学普遍比较容易,申请流程也不十分复杂,原来学校的学分也有一套认定(折算)制度。
更可贵的是,学生转学并非只有从较低名气大学到较高名气大学的单向流动,相反,学生在名校学习感到有困难,或者又有了其他的想法,转到社区学院去学习也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
如果国内对高校“门户”“级别”的态度也能相对宽松、淡然些,相信“跨省跨校选课”政策推进速度和实施效果会更佳。
(作者系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nf9bmma_aYRoekw35IQwr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