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陈家琪:1978年,寻找但不知在寻找什么

来源:新京报   时间:2008-03-22  浏览:
  同济大学陈家琪教授有着写日记的习惯,从1978年到2008年从未间断,其所涉及的多是发生在这段历史中的思想文化争论。为此,我们特约他以日记为脚本,每年的日记整理成一篇文章,撰写“三十年有与无”系列评论,以此个人记录,观照三十年的中国社会发展进程,并启发我们的思考。——编者
  【陈家琪·“三十年间有与无”系列之一】
  30年过去了,也许最大的不同,就是自己知道了自己不知道。那也就是说,自己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什么呢?能说自己知道了吗?既然业已“耳顺”,就应该向自己重新提出这一问题。
  不知不觉中,现在计算日子,已经以十年为一个单位了:40年前的1968,留在记忆中的是大规模的武斗和下乡插队落户,是在农村的炕头夜读《哥达纲领批判》;30年前的1978,命运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转折。
  那一年的10月6日,我走进了武汉大学的校门,成了一名外国哲学史的研究生,那也是文化大革命后的第一届研究生;而此前两年的这一天,“四人帮”被捕,当时没有谁能想到个人的命运会与国家的命运如此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留在记忆中的,就是每日每夜、无穷无尽的电影和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辩论:“难道我们的生活中真的就没有了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了吗?阶级斗争是一个说消失就消失了的社会现象吗?”“工业不学大庆,农业不学大寨,你说工业和农业该怎么搞?”
  没人知道该怎么回答。
  那年的我已入“而立之年”,自以为该知道的都知道了,能经历的也都经历过了;精神上虽说还寻找着什么,但不知在寻找什么。
  哲学上有一句很著名、很简洁、几乎用不着进一步论证的名言:“你知道,你必定知道你知道”。我知道,我当然知道我知道,这句话看起来很简单,似乎说的是人自然而然地就有了自我意识,就知道了“自我”的“存在”和“所思”。且不谈这些可怕的概念早就让人望而却步,就是其中所包含着的反思、自我意识等一系列复杂的哲学思辨也不会给人多少兴趣。但列奥·斯特劳斯却从中引出了一个同样著名的反命题:当你心中没有问题,或者不知道什么才是你的问题时,你就不知道你不知道。
  回过头来想,“而立之年”的我们之所以自以为“该知道的都知道了”,就是因为那时的我们还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问题,所以不知道自己其实并不知道。
  不知道什么?不知道。
  但我却有些怀念“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时的严肃、期待与寻找。
  那是一种“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懵懂和“不知道要寻找什么”中的寻找。我把它理解为一种精神性的本能。
  下面就是这种“本能”留在我1978年日记中的一些印痕。
  首先要提及的就是那年2月17日的《光明日报》上刊登了徐迟的一篇长文:《哥德巴赫猜想》。
  这篇文章简直如晴天霹雳一样把人惊呆了:文章竟然可以这样写!世上竟有陈景润这样的人,竟有这样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需要解答!一切都匪夷所思!最让人震惊的还是那种文体,那种介乎中文与译文、小说与人物传记、理论思考与报告文学之间的自由洒脱与豪迈大气。我当时拟出了十个可供讨论的问题,感觉到那种唤醒某种情感,让人在联想中进一步思索的力量才是最伟大的力量。
  5月4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特约评论员”的文章:《科学和民主》,让人精神为之一震;这样的文章,打出如此鲜明的“德先生与赛先生”的旗号,以后每到“五四”,就似乎再也没有过了。
  5月8日的《参考消息》上刊登出了一篇雷震致蒋经国的长信,有一万多字,详尽论述了解除党禁、开放言论、维护法制的必要。我把它保留下来,觉得很有价值。
  6月14日的《参考消息》上转载了香港《争鸣》杂志的一篇文章:《话说浪费人才》,看了让人欲哭无泪,尽管从未想过什么人才是“人才”的问题。
  当年的《天安门诗抄》也已作为手抄本流传到我手中,印象最深的是一首类似于“打油诗”式的《向总理请示》:
  “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跨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
  最值得记下的,就是在1月10日的日记中,我不知道根据从哪里看到的材料,把有关社会主义的复杂理论概括成6个问题:(1)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原因到底是什么?(2)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为什么可以说表现为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矛盾?(3)为什么说“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矛盾既不是一个经济形式、也不是一个法律形式的问题,而是一个基本的社会关系即阶级关系的问题?(4)出现国家资产阶级的根本标志就是群众的非政治化,苏联社会的保守性是否与整个社会的“非政治化”有关?(5)苏联社会的演变过程,“阶层”与“阶级”这两个概念的区分与联系;(6)关于社会的历史决定论与意志决定论的关系问题。
  这篇日记的危险,就在于它预示着某种想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苗头与可能。
  1978年的最后一天,12月31日,在武汉大学露天电影场看的是《激战前夜》。这是一部什么电影?什么内容?国产的还是外国的?全不记得了,留在日记中的,就是这部电影的名字。
  那一年,在我的记忆中,就以“哥德巴赫猜想”开始,以“激战前夜”结束。
  “猜想”什么?“激战”什么?
  不知道,而且自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30年过去了,也许最大的不同,就是自己知道了自己不知道。那也就是说,自己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什么呢?能说自己知道了吗?
  既然业已“耳顺”,就应该向自己重新提出这一问题。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