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石建勋: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应适时改变

来源:证券时报   时间:2008-02-13  浏览:
  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近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应该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已经确立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以应对全球金融动荡和国内经济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避免调控政策失效或者超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雪灾浇了盆冷水 
  2008年的第一场大雪,严重影响了交通运输、电力供应和当季农产品生产,加大了通胀压力,虽然这是由短期因素造成的,但无疑已经打乱了整个经济工作的部署。在这种情况下,以“三高”行业为调控对象的宏观调控政策恐怕也难以再继续调控下去。 
  从宏观层面看,大雪将进一步推高食品价格,进而令已经加速升温的通胀进一步恶化。随着通胀压力的上升,尤其是通胀预期的升温,如果政府进一步收紧宏观经济政策,这将不利于经济增长。 
  由于广大灾区的生产受到了很大影响,预计会在很大程度上给经济降温,这实际上起到了宏观调控的某些作用,据有关部门预计,严重的冰雪灾害可能会导致1月份经济增长率降低一个百分点,由于灾害天气仍在继续,而且其影响有滞后效应,所以,2月份的数据也会受到影响并进而影响到整个一季度的经济增长。在这种情况下,继续进行严厉的宏观调控政策不仅没有必要,而且还应当考虑进行适当的反向操作,以避免经济出现意料之外的衰退。 
  次贷影响不可低估 
  去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蔓延,引发了美国经济衰退和全球资本市场巨大的动荡。美国经济第四季度的成长率已经降到1.8%,而更加悲观的看法是,2008年第一季度可能会出现负增长。最近,美国失业率开始增加,信贷危机开始从住房贷款蔓延向消费信贷领域,使得金融形势更加严峻。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分步骤开始了紧急的救市行动,包括联合其他发达国家政府向陷入流动性危机的金融机构大量注入资金,连续大幅度降息,在一周之内减息125个基点,属历史罕见,同时,美国国会批准了布什政府高达1500亿美元的减税措施,以期刺激经济和重塑信心。 
  美国政府空前的救市行动一方面说明,美国经济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另一方面也给中国经济的成长增添了不确定性,并使宏观调控面临更为复杂的局面。在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快的今天,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已经不是关起门来的事情,而是既可能影响世界又可能受制于世界的现实问题。美联储的降息政策使得人民币和美元息差进一步拉大,目前美元的基准利率已经降到了3%,而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为4.14%,如此大的息差将可能导致美元资本持续流入中国市场,从而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剧流动性泛滥,同时,也封住了我国宏观调控升息的空间,使得从紧的货币政策越来越难以实施,市场对于央行在2008年继续加息的预期正在消失。 
  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要求宏观调控政策的制订和执行要有更广阔的国际视野,要认识到当前中国通货膨胀、流动性泛滥、资产价格上涨过快等问题的复杂性,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针对性,改变单纯依赖货币政策和“通胀即加息”的固化调控思路,要实施精耕细作的调控而不是一刀切式的粗放调控措施。避免产生顾此失彼、适得其反的效果。 
  金融形势严峻 
  就在全国发生大面积雪灾的同时,中国股市也出现了剧烈的震荡。股市连续的大幅度下跌,单月跌幅已经创历史记录,政府不能也不应不有所表示和作为。   
  综观当前世界经济和金融形势,防止经济衰退和保持证券金融市场的稳定是各国政府当前主要的经济任务,美国次级债券信用市场出现问题以后,引起了全球股市大幅度波动,几个月来欧洲、瑞士、新加坡、加拿大、日本及美国央行相继向资本市场注入强大资金,同时辅以必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救市。面对此次危机的突袭,向来自称是市场经济规则捍卫者的美国政府却高调出手向市场投放货币并连续多次降息。同时美国总统多次发表电视讲话,用国家信誉向市场担保,维护和保护资本市场稳定,避免市场大幅度波动的救市目的非常明确。  
  这些国家的救市做法反映了一个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基本理念,政府干预股市的着力点在哪里———那就是避免资本市场大幅度波动,保护、爱护和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是政府首要任务,这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反思。 
总之,从世界经济走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和国内经济出现的新情况来看,当前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应适时改变,科学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和力度,避免调控政策失效或者超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以避免经济出现意料之外的衰退。 
  (作者石建勋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金融系教授) 
  证券时报  2008年02月13日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