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十七大精神,对我们从事海洋研究的科研人员来讲,当下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加快海洋科研成果转向应用,为国家急需的能源和资源的供应做贡献。‘海水本身就是资源’这个概念现在炒得非常热。上海在这方面有优势,现在需要的是把海洋研究和应用的力量更好地整合起来,这样才能有所作为。”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院士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访问时,联系学习十七大报告,结合国际海洋科技的最新发展,发出如上呼吁。
汪品先院士说,中国的海洋科学现在已到了大发展的前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中国经济发展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基于资源和能源可持续供应的基础;放眼全球,惟有重视和抓紧海洋应用开发才会有新的发展空间。
汪院士认为,走向深海大洋需要有强有力的科技和经济后盾作支撑,上海在这些方面有较明显的优势。譬如在学科方向上,上海不少涉海单位互不重复,互补性强。如上海交大在海洋工程、华东师大
在河口海岸、同济大学在海洋地质等方面已形成特色,上海在渔业和海运方面也有很强的实力。中国的极地研究中心也在上海,在造深潜器方面上海也已具备相当实力。
汪品先强调,中国的海洋研究必须与应用相衔接,着眼于为未来海洋开发应用和海洋产业助力。汪先生忧虑的是,我们国家海洋研究和海洋应用分属两个部门,长期以来处于互不搭界的状态,搞研究的人不屑于应用,只追求发文章,而搞应用的则很少接触搞研究的人,两者之间隔阂太远。他认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能源和资源需求无疑为海洋科学研究及开发利用注入了长久的动力。现在是双方很好的携手共进的时候了!
汪院士提议,上海可以将海底观测系统作为走向海洋的切入口和起点,先在长江口外建立中国第一个海底观测站。汪品先说,海底世界蕴藏着无尽的资源和太多的有待揭示的自然之谜,深海探测已成为当前国际海洋竞争的聚焦点。让汪院士欣慰的是,上海市科委已经就此立项,由海洋局、地震局、气象局和同济大学、华东师大等几所高校联手一起参与中国第一个海底观测站的筹备。这件事和国家地震局正在东海等建海底地震观测井的工程恰可互补兼容。
此外在深海资源的开发方面,现在人们的焦点越来越集中到能源和基因资源上。能源主要是指深海石油,以及由此衍生的各种服务性产业———如为海洋石油运输服务的造船、港机、海底石油管道、测量仪器等。可燃冰的开发尽管目前离实际运用还很远,但作为潜在能源,应给予应有的关注。另外就是深海生物,人类未知生物很多是在深海海底,这些栖息在深海海底热液口、岩壳等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的基因资源是尚未开发的宝库,其潜在价值非常诱人,譬如在药物开发方面会有难以估量的价值。汪院士由此建议,上海在谋划未来海洋产业发展时,要充分发挥生命科学强项。
汪院士强调说,尽管走向深海大洋是国家层面的事情,但国家的事业要落实到地方,上海在这样一个历史发展阶段应该挺身而出。走向深海大洋,注重海洋应用开发研究,为未来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动能和后劲,将日益成为上海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成为海洋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