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王晓渔 :“批判知识分子”的超级幻想

来源:   时间:2005-10-14  浏览:

        ——评“全球千名妇女争评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活动

 

        即使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有权拒绝领奖。但是,一个由批判知识分子负责组织的活动,居然无视被提名者的意愿,强行“绑架”她们参与这个活动

 

        大概在今年七八月间,各地方媒体纷纷报道本埠有女性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一事,其中既包括为公众熟知的王安忆、高耀洁等人,也包括一些不太为公众所知的女性,比如沈阳市大东区永丰社区党委书记、主任李军等。据称这是“全球千名妇女争评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活动的组成部分,中国有108名个人或组织入围,包括大陆81名,台湾18名,香港9名。

 

        对诺贝尔奖提名程序稍微有些了解的读者,都会知道这种提名“虚虚实实”。王蒙先生曾经连续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提名者是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会长、美国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家提名委员会共同主席冰凌。虽然两人交往多年,但每次提名新闻出来之后,王蒙先生都会到处躲记者,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事实上,获诺贝尔奖提名并不是什么荣誉,那些“会长”、“主席”之类的头衔一点也不能证明提名的权威性,在国外你注册一个“银河系作家联谊会”都不是什么难事。

 

        这种提名作为一种“游戏”,每年让中国公众“望梅止渴”,倒颇有娱乐价值。可是,一些批判知识分子也不甘落后。2004年第4期《天涯》杂志刊登了“全球千名妇女争评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专题”,200510月号《读书》杂志不仅推出刘健芝、戴锦华、陈顺馨的三篇文章,“编辑手记”还对此做出高度评价:“当争评活动将千千万万普通女性的故事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我们不是看到了这个世界里的真正的和平力量吗?这的确是‘寻常中闪耀的和平的希望’——也是我们这个世界里惟一真实的希望!”“惟一”、“真实”、“希望”,这三个词语把“争评活动”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仿佛其他知识分子的工作都是“无用功”,只有他(她)们的这个活动才有价值。刘健芝在《天涯》撰文《在寻常中寻找和平的希望》,在《读书》则撰文《在寻常中闪耀的和平希望》,从标题的变化也能看出,经过一年的时间“希望”的光芒越来越强烈了。

 

        我们不妨先看涉及这项活动的知识分子的身份:刘健芝是“全球千名妇女争评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联会”的中国及蒙古地区联络人,陈顺馨负责这个活动的具体联络事务,戴锦华和《天涯》前社长韩少功、《读书》主编汪晖均为大陆地区的“举荐与顾问委员会”成员(Advisory Committee For Recommendations)。再看一下获得提名的名单,除了前面提到的王安忆等人,还包括前《读书》总编辑董秀玉。或许会有人认为,董秀玉获得提名,《读书》杂志应该回避,不再介入这项活动。我对此不愿深究,所谓“举贤不避亲”,一向是中国的传统美德。

 

        仅此可能还构不成“闹剧”一说。让人不解的是,王安忆女士早在7月份便在报纸上明确否认获得提名的消息,称没有接到任何相关的通知。1010日,在“新语丝”网站,也刊出高耀洁教授再次声明退出所谓“全球千名妇女争评诺贝尔和平奖”活动的录音整理稿,称这种活动基本是“一场骗局或闹剧”。更为匪夷所思的是,该活动的大陆地区联络人居然告诉高耀洁名单已经向全球公布,提名无法退出。时至今日,在该活动的主页(www.1000peacewomen.org)上,王安忆和高耀洁的名字也赫然在目。

 

        即使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有权拒绝领奖。但是,一个由批判知识分子负责组织的活动,居然无视被提名者的意愿,强行“绑架”她们参与这个活动,不知道《读书》编辑在什么意义上认为这是“以介入的方式、以自身的政治去推动对于什么是和平的全新的理解”。

 

        在“被提名的妇女需要同意的三项原则”中,居然还出现这样的“霸王条款”,组织方一方面强调这次活动“并非为了赢取奖金”,一方面表示获奖者“将不会获得额外利益,也没有奖金的拥有权”,理由是“奖金将会用来成立一个妇女和平基金会,继续支持妇女推动和平的活动”。说得简单一点,被提名者只是一个“民工”,为组织方义务“打工”。谁拒绝的话,就会有拒绝“支持妇女推动和平”的道德不正确嫌疑。“三项原则”同时指出,“为了符合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评审规则,我们会从一千名妇女中抽签选出三位代表”。在这种“抽签”的和平事业中,其他997名个人或组织就成了群众演员。

 

        这种活动究竟是不是“骗局”,尚无法得出定论;它的发起者有何用意,也无法妄加评判。不过,它在中国的行为可以称得上是一场“批判知识分子”导演的闹剧。

 

        2005827日,“全球千名妇女争评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的研讨会在北京三联书店举行。戴锦华多次使用“温柔的挑衅”来阐述这次活动的意义,认为它构成对诺贝尔和平奖理念、主流社会精英价值观、主流社会历史观、女性主义自身的挑衅。在我看来,它并没有撼动那些主流理念,只是在承认主流理念的前提下“挑逗”了它们。这种批判的“形象工程”,难道不正是对批判精神的“粗暴的挑衅”么?

 

                2005-10-14   东方早报   (作者  王晓渔 :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