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本报推出“城市换乘系列调查”,将目光对准轨交“最后一公里”换乘难题。不少读者致电本报,表示对文中所反映问题深有体会,并现身说法,列举自己平时在公交换乘、自行车换乘以及停车换乘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障碍。昨日,记者也就相关话题采访了部分专家和交通部门负责人,听他们把脉城市交通,畅谈应对之道。
科学发展公共自行车
对于距离轨交站点不是很远的小区居民来说,骑自行车换乘或许是个更好的选择,但到了站点后能否方便停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自行车换乘模式的发展进程。轨交站外无停放点、没有专人看守车辆容易失窃、可停车区域被大量无主车霸占,这些都会给换乘市民带来顾虑。方兴未艾的公共自行车倒是有可能改变目前的困境,但前些年在闵行试点推广的公共自行车项目,由于自行车网点分布不均、车位数少、租赁办卡麻烦等问题,也一直没能达到预期效果。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陈小鸿认为,方便快捷、绿色环保的自行车换乘仍是应当大力推广的理想出行方式。这就需要发展轨道交通的同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为换乘市民解决后顾之忧。
陈小鸿介绍,在法国、日本等国家,公共自行车已经是相当成熟的项目,城市核心区域内,每三五百米就有一个自行车网点,骑车换乘轨交深受市民欢迎。但在我国,发展公共自行车还有很长路要走。陈小鸿不赞同闵行推出的“全天候、全免费”模式,“运管部门缺乏对车辆使用人的有效约束,会衍生很多弊端,如自行车丢失、破损严重等。”因此,要想推动公共自行车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一套精细的运营管理系统,科学布局自行车网点,制定合理的使用规则,形成良性循环。 本报记者 房浩 张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