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后天》离我们有多远 专家解读好莱坞科幻片中描述的环境恶化问题

来源:   时间:2004-06-02  浏览:
  “纽约被封冻,全球进入新的冰河期。”

  上周五起,全球同步上映的好莱坞科幻电影《后天》也登陆了上海。其1.25亿美元的投资,多半用于营造气候恶化的灾难场景,虽然主线是一个英雄父亲营救被困儿子的故事,但是编导借助此片引起人们对于温室效应的关注,却是历史上任何一部电影都无法企及的。

  “能看到温暖的阳光,真好。”走出影院,许多观众都这样说。不过,他们也在问,《后天》所描述的环境恶化、冰河期来临
,究竟会不会变成现实?

  地球是否会被速冻

  “就我看来,影片的科幻成分大于科普,但故事的构想有一定科学依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刘洪滨研究员告诉记者,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地球上的温度发生剧烈的变化,并非没有先例。

  刘洪滨说,由于全球变暖,科学家确实观测到海洋“温盐环流”存在减弱的迹象,但远未达到过去类似事件发生时的水平。“从我们目前掌握的数据来看,至少未来100年内,如此巨大、突然的气候灾难,发生的可能性很小。”此外,即使进入下一个冰河期,地球也绝对不会被迅速冰冻,气温只会缓慢地、渐进地变化。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科学史系主任江晓原表示,科幻电影的灵感,来自于有限的科学依据,加上无限的想象。

  “它把可能需要几百年才会渐变而成的灾难,在时间轴上压缩成几天、甚至几小时。”江晓原补充说:“在这种条件下,观众的心灵就会被深深震撼,我们就会在走出影院的那一刻,庆幸头顶上的一片蔚蓝天空。”

  不过,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王汝建告诉记者,在地球史前阶段中,温度的变化曲线“就像一个锯齿形”,降温的速度要比升温快得多。

  下一个冰河期何时来

  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决不仅仅是升温。影片中描述的天寒地冻场景,也会成为温室效应的后遗症。

  同济大学的王汝建教授表示,根据古气候学的研究,过去90万年以来,地球大约每间隔10万年就会出现一次冰河期,冰河期的到来同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有很大关系,二氧化碳浓度达到最高值,就会进入冰河期。

  目前,最具影响力的是两个观点,美国科学家雷蒙认为,下一个冰河期马上就要到来,并将持续5万年;而比利时科学家博杰尔的看法恰恰相反,他判断冰河期距离我们还有5万年的时间。

  无论结论相差多少,两位科学家的推测都是基于对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作出的。工业化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将在很大程度上干扰冰河期到来的规律。

  中国气象局的刘洪滨研究员也强调,科学研究发现,1950年代之后,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比自然因素(火山爆发、太阳活动等)更大。

  他表示:“尽管未来100年内,发生气候剧变的概率很小,但不等于不会发生。”即使我们这代不会遭遇灭顶之灾,也必须为子孙后代设想。“一旦出现,国家应如何建立起一个应急系统?如何加强对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的预测?都必须予以充分考虑。”

  未来是否可预知

  影片《后天》中的主角——气象学家霍尔教授建立了他的一套气候模型,只要对电脑输入海水温度等,让电脑按照公式,就可准确预测冰河期将在几天内袭击北半球。

  那么,对于远期气候变化,科学界是否已经做到了“心中有数”,未来在多大程度上是可预测的呢?

  “现在科学界在尝试通过这样的气候模型,利用古气候资料,对未来的气候进行长时间尺度的预测。但迄今为止,未来究竟如何,科学界还无法形成共识。”同济大学的王汝建告诉记者。

  人类所能观察的,只是眼前的东西,对于未来的预测都是基于对远古时代气候的研究。按照目前的科学水平,像影片中那样,通过气候模型预测几个月、乃至几天内的全球气候巨变,科学界还无能为力。

  面对这个问题,中国气象局的刘洪滨研究员表示:“解决不确定性是气象学家面临的长期任务。”他引用著名气象学家、中科院院士符淙斌的一句话,来解释气候学和“不确定”之间的微妙关系:

  科学家的任务是不断消除现有认识上的不确定性,同时,不断发现未知的不确定性,从而使得科学对未来的气候预测更加准确。

  编者的话

  让我们都来做蝴蝶 掀起全球环保飓风

  “夏威夷的蝴蝶扇一扇翅膀,加勒比海便形成了一股飓风。”混沌学用这样的极端方式,描述了微小的扰动造成的巨大影响。

  《后天》究竟只是一部科幻电影,科幻需要想象的空间,《后天》的想象空间就源于“蝴蝶”和“飓风”的关系。我们不经意的活动,让地球面貌在短期内出现了剧烈的、彻底的变化。

  目前,人类对于地球长期气候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人类活动是否会根本上改变冰河期到来的周期?这些问题还没有让所有科学家都信服的答案。研究发现,1950年后,人类活动对地球温度的影响超过了自然因素。

  但有科学家认为,因为这段时间内没有明显的自然因素影响,该结论还不够有力。一个例证是:1990年代初菲律宾一次火山爆发,让地球温度的变化曲线出现了明显的改变。同样,也没有办法证实冰河期到来的周期已经被人类改变,因为工业革命只有几百年的时间,和地球年龄相比,如同“飓风”和“蝴蝶”。

  我们的环境变化是多种力量作用的结果,生态处在一个微妙的平衡之中,人类暂时不能控制这种平衡,但却足以打破平衡。

  无论如何,希望《后天》可以成为一只“蝴蝶”,促发大家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同时,也希望这篇报道也能成为“蝴蝶”,掀起一股环保的“飓风”。

摘自:东方网-文汇报 2004年06月02日08:51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