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人民日报客户端】携手守护星空 四川黄龙推动景区暗夜生态保护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时间:2025-11-12  浏览:

记者获悉,11月10日,四川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雪山梁区域正式通过国际暗夜协会认证,获得“国际暗夜公园”称号,标志着我国在暗夜生态保护与可持续文旅发展方面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

图为星空下的黄龙景区。姜跃斌摄

黄龙位于四川省阿坝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自然遗产地。黄龙地处高原腹地,远离城市照明干扰,地形相对封闭,具备优良的夜空观测环境基础。该地区拥有独特的钙华地貌、雪山峡谷、原始森林等生态资源,同时也作为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夜间环境静谧,干扰极少,为暗夜保护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2024至2025年期间,申报团队在核心区域部署了夜空质量监测系统,实测天顶平均亮度指标优于国际暗夜公园认证标准,展现出高质量的暗夜星空观测潜力。

据了解,为系统性保护我国优质暗夜资源,推动夜间人工照明应用从“亮度导向”向“科学用光”转变,自2023年起,同济大学许晓青副教授团队等相关团体与黄龙管理局联合开展了国际暗夜公园认证申报工作。历时两年,团队完成了夜空亮度测量、照明普查、技术整改、公众教育、社区协同等关键工作,最终顺利通过国际权威的严格认证程序。

在认证推进过程中,地方政府、社区居民与游客广泛参与,给予了黄龙国际暗夜公园申报工作有力支持。黄龙管理局通过制定并实施《照明管理办法》,针对部分存在光污染隐患的户外照明设施开展有针对性的改造升级,采用低亮度、暖色温、全截光等生态设计干预,显著降低了不必要的夜间光排放和干扰光。此外还展开全面深入的自我检视与提升,重点聚焦于生态系统完整性维护、珍稀物种栖息地保护、水质与钙华景观动态监测、社区共管共建以及可持续旅游管理等领域。这不仅进一步提升了黄龙的暗夜星空质量,也帮助景区节约了可观的照明能源开支。更为重要的是,“暗夜星空”资源正逐步转化为具有文化内涵和科普价值的天文旅游项目,成为推动夜间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

目前,黄龙已初步建立起以星空观测、天文研学与生态教育为核心的夜游体系,吸引了大量的天文爱好者、星空摄影者、暗夜体验者,包括亲子家庭与科普团体在内的广泛群体积极参与,营造健康、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夜间环境,共同守护这片属于全人类的星空。

作者:宋豪新

链接:https://www.peopleapp.com/column/30050735812-500007197735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