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上观新闻】阿拉伯高中生来了,西班牙大学百名师生来了……国际学生来沪忙着上暑期学校

来源:上观新闻   时间:2025-07-20  浏览:

加深对中国理解的同时,推动文化交流。

近日,上海暑期学校——华东理工大学2025阿拉伯国家青年智·行中国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暑期项目正式开营。这是华理首次举办面向阿拉伯国家青年以科技为主的上海暑期学校。

此次暑期学校为期20天,从7月14日至8月1日,吸引了来自9个阿拉伯国家的33名高中生参加。此次暑期学校聚焦科技与人文领域融合,探索“科技+人文”跨学科教育模式,从不同维度和视角让阿拉伯青年客观、立体地了解中国科技发展,感受“中国制造”的辉煌成就与力量。项目采用“创新讲座+科技参访+体验实践+小组研讨”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人工智能、数字发展、经济与管理等学科前沿讲座,结合科技人文参访实践与主题研讨,让阿拉伯青年在探索科技发展与人文科学之间密切联系的同时,加深阿拉伯国家青年对中国的了解,推动中阿青年交流。

开幕式上,智元人形机器人和来自阿拉伯的队员们互动合影。

无独有偶,来自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的百名师生来到上海,参加为期2周的“2025量子城市:时空创新与创造力暑期营”。他们携手同济大学师生,围绕“数字智能岛、设计艺术岛、人民城市岛”三大任务,共创9个创新设计方案描绘杨浦区复兴岛的未来新图景。据悉,这支西班牙百人团,也是近年来上海乃至全国范围内,西班牙单批次来华规模最大的教育交流团组之一。

暑期营开营两周来,中西150余名师生按跨学科背景混合编组,形成9个创新小组,每个小组均配备有中外青年教师及资深教授作为指导。他们赴复兴岛实地调研,围绕复兴岛的创新开发,展开深入的学术研讨和实践探索,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生态景观设计及人文功能重塑。

学生们的作品,亮点频现。工业地标变身5分钟活力社区——混合功能+动态交通,打造包容生长的城市“共生体”,这是同学们眼中的“人民复兴岛”。“数字复兴岛”应当是什么模样?打造未来科技乐园——无人机枢纽+数字迷宫,虚实交互激活全龄化工业遗产新玩法。“设计复兴岛”用设计说话,双轴激活“城市插件”——步行廊桥+运河复兴,重新接入上海都市生活圈。

评委专家表示,短短两周时间,面对复兴岛这样一个复杂对象,同学们给出了非常精彩的回应,提供了不同的设计思路,各有特色,注重历史文化的连续性,尝试连接复兴岛的历史、当下和未来,强调要保持复兴岛自身的可识别性,在此基础上加强复兴岛和浦西、浦东的对话,发挥其在上海整体城市结构中的作用。

有的方案抓住现状关键要素,将水岸关系和亲水活动作为联结周边城市空间、激活空间价值的驱动力。有的方案关注到15分钟生活圈,把一些新技术和日常生活行为联系起来,比如无人机的使用等。还有的方案植入未来创新之种,激活杨浦工业基因,勾勒了新质生产力驱动下复兴岛的美好愿景。

中外学生收获满满。“感谢暑期营,让我距离中国文化如此之近。” 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学生安东尼奥·罗梅罗说,一开始觉得2周内完成方案设计令人难以置信,是专家讲座和小组之间的学习交流,给自己带来了灵感和启发。

“过去2周的每一天,都给我带来了新的体验、新的友谊。”同济大学学生彭瑞说,暑期营为跨学科、跨文化合作创造了极其珍贵的机会,让同学们能参与到真实的城市更新过程中,特别有意义。

链接: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948340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