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申城“学习总动员”

来源:   时间:2003-12-21  浏览:

 视点导读
    当新知识不断涌现,当工作竞争日益激烈,读书和学习正成为现代人的生活“必需品”;当老年人戴着老花镜学电脑,当中年人重返校园“充电”,当年轻人如海绵般地求知,读书和学习更成为现代人的一种自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上海读书活动的参与面已经达到70多个区县、80多个街道、500多所学校和2000多个基层单位。
    今天,一年一度的上海读书节又拉开了序幕。通过记者的眼睛,让我们来看看如今的上海人如何过着学习型生活。
    书城环境:暖融融的读书氛围
    前天不是双休日,可上午记者路过福州路上的上海书城时,却意外地发现这里仍然人头济济。他们中有年老者,也有年轻者;或站着翻阅新书,或坐在扶梯旁仔细查阅资料。整个书城大厅沉浸在暖融融的读书氛围中。
    22岁的计算机工程师王玉爽正在翻阅一本摄影技法书。他告诉记者,今天他轮休,是专程赶来书城购书的,早晨8时就出门了。小王最近迷上了摄影,所以一进书城他就直奔摄影教材书架而来,他还打算去选购几本计算机专业书,因为越来越快的社会发展速度让他深深体会到,仅靠以前学校里学得的那点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小王还告诉记者,他是今年4月从连云港调来上海工作的,他把每周仅有的一天休假几乎全用来买书和看书了,他希望在上海工作期间能够给自己尽量多充点电。
    家住浦东的山玉明一家总爱跑到浦西来买书。“我平时不搓麻将也不跳舞,就是爱看书,书籍是无声的老师嘛。我没事就去书店、文庙市场转转,每次总要买一大堆书,用麻袋才能运回去。”山玉明说,“我们一家三口不爱逛街,都爱逛书店,买书是最开心的事情。”
    据悉,上海书城开张5年来,销售额逐年上升,且每年增幅都超过两位数。5年中,上海市民在书城人均购书超过2册。书城企划部负责人江女士告诉记者,从图书销售情况看,上海人的自我充电意识很强,近年来,各种考试类图书和专业技术类图书的销量一直居高不下。
    医院员工:我们“相约星期一”
    星期一下午5时,这本该是下班的时间,但同济医院的职工并不急着回家,而是夹起笔记本往大会议室走去。干什么去呢?记者跟去瞧瞧,呵,会议室里灯火通明,原来那里正在进行一场关于防治艾滋病的讲座,会议室里坐得满满当当。一位“白大褂”告诉记者,这是他们医院雷打不动的“相约星期一”活动,已经开展了近4年了。
    “同济医院是上海市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中最年轻的一个,我们的职工来自全国300多家单位,其中年龄35岁以下的职工占到60%以上。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如何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我们一直在寻找一个载体。”同济医院党委书记于莹告诉记者,“1999年医院提出要创建学习型医院,我们就推出了这个‘相约星期一’的活动。把每周一下午5时至6时这段时间定为集体学习的时间,一周由科室组织学习,一周由医院组织学习,相互交替进行。”
    刚开始,也有职工不太积极,毕竟这要占用下班时间,等于多上了1小时班。2001年,一本书改变了大家的态度——《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的推出和医院改革的实际相吻合,于是从机关开始引发了一场大讨论:如何看待自己的岗位?如何适应角色转变?面临竞争该怎么办?不少科室还结合本职工作,把书里的内容改编成小品,在全院演出。最后,医院里几乎人手一本《谁动了我的奶酪》,一本薄薄的小书引发了职工心灵深处的思考,读书带来的神奇效应,使大家认识到书的魅力。
    现在,同济医院的许多科室都设立了“小小读书角”。在内科的读书角,记者看到这里的书籍种类很多,有跟专业相关的《医患沟通艺术》,也有英语、理财、文学等其他学科的书籍,还有颇受内科女医生、护士欢迎的《职业女性完美手册》等等。每个科室每年都制定了学习计划,由大家轮流做老师,谁要是在外面参加学术会议回来,都要站上讲台做一回老师,形成了互动型的学习氛围。
    据市总工会的调查显示:有90%的职工愿意或正在参加单位和社会组织的各种学习,岗位技术、新知识、新技术以及计算机应用知识和外语已经成为大多数职工的学习需要。
    企业文化:“21点”成为人才目标
    面对新时期,上海的读书活动在原来国有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基础上,向民营企业、三资企业等新经济组织拓展。
    普陀区总工会对区非公企业职工进行了摸底调研,发现非公企业中,35岁以下青年职工占80%以上。为了适应青年职工的需求,今年普陀区开展了青工网上行活动,全区有2000余名非公企业职工参加了网上读书活动。
    在上海复旦光华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一个人人皆知的“21点成才目标”。这是公司向员工提出的成才要求,即“有点抱负,有点思想,有点远见,有点胸襟,有点境界,有点高尚,有点牺牲精神,有点哲学,有点史学,有点人性,有点国外经历,有点外交能力,有点受过挫折,有点本领,有点韧劲,有点文采,有点谦虚,有点人缘,有点节俭,有点悟性,有点干劲。”
    如今,“21点”已成为复旦光华独特的企业文化。通过创建“学习型企业”,复旦光华极大增强了企业创新发展的能力。短短4年间,他们从一个大学科研组迅速发展为一家注册资金近亿元、产值1.9亿元、利润2000多万元的高科技信息技术企业。
    市民家庭:读书学习乐在其中
    周末,吃过晚饭,家住乳山五村的卢克家一家又开始“各司其职”。老卢坐在台灯前看书读报,女儿卢鹃则一头钻进里屋,摆弄她的电脑去了。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卢克家就迷上了看书读报,“我非常关心时事新闻,1985年刚搬到乳山五村的时候,我是小区里头一个订《新民晚报》的。”记者在卢家看到,就连饭桌上都放着一摞报纸。“我爱看晚报,女儿爱看《文汇报》、《南方周末》。”从卢克家的老伴陈月妹那里,记者得知老卢就连烧菜的时候,都要把收音机放在灶台上,不错过任何一个获取新闻的机会。
    记者问陈月妹:“那你空下来干些啥呢?”“和女儿一起白相电脑呗!”她的回答让记者有些吃惊,50多岁的家庭主妇也会是“电脑迷”?陈月妹自豪地告诉我们,她参加了街道组织的“百万家庭网上行”活动,就在上个月刚刚通过了考试。“考了90分呢!”女儿帮妈妈补充道。
    陈月妹4年前从单位提前退休回家,但她并不甘心做个“买氵大烧”。“丈夫上班,女儿上大学,一个星期才回来一次,总呆在家里人要‘戆’掉的,所以我去居委报名参加了电脑班、插花班、工艺品制作班、健美操班等。”就连PARAPARA舞,陈月妹也能跳上一段。
    记者问她,人到中年,再学这学那的,觉不觉得累?她说一点也不累。“就拿学电脑来说吧,老师课上讲啥,我全部记下来,有什么没弄懂的回来请教女儿。”女儿卢鹃也成了妈妈的“小老师”,每次总会帮妈妈把当天上课的内容温习一遍。“以前,我连电脑怎么开都不知道,现在我会中文输入、文件操作,还会上网看股市行情、收邮件呢!”陈月妹说,“前两天,我买了件羽绒衫,别人都说不值,我就和女儿一起上网查查,到底是不是这个价格。我们母女俩还打算尝试网上购物呢!”
    据上海市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显示,本市学习型家庭的比例已超过40%;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文化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已达7.3%。


摘自新民晚报2003-12-21










文zh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文汇报
新民晚报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