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生产对话”话锋直指 “中国制造”急需转型

来源:   时间:2003-10-11  浏览:
  中国货=低档产品,中国制造=OEM?在昨天举行的第三届上海生产对话专题研讨会上,中外学者尖锐地指出,“中国制造”在国际分工中已经争取到比较有利的地位,正由跨国公司的加工组装基地向制造基地转变,然而,制造低端产品多、自主发明创新少、本土品牌影响小,困扰着“中国制造”的发展。“中国制造”迫切需要一场转变,脱离“低档”、“廉价”这种负面词汇,树立起“高质量”、“自主发明”、“强势品牌”等正面形象。
  同济大学中德研究生院Massberg教授认为,要真正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发明”到“中国品牌”的转变,首先需要转变市场策略,从价格取胜路线转向质量取胜路线。要对企业实施现代的全面质量管理,不仅仅把目光聚焦在单个产品的质量本身,而是真正在了解顾客需求的基础上,生产高质量的、长生命周期的产品。其次,中国本土制造业必须打破个人和部门之间的隔墙,加强团队合作,这样,才可能有更多的自主发明创新。发明来自于个人的创造力,而创新则意味着把发明转为市场能够接受的产品,这是一项团队合作的运动,不可能由个人独立实现。
  来自奥美的Vasudevan则认为,在与国外厂商的竞争中,中国国内的品牌意识已经觉醒。许多企业家改变了以往低制造成本、高产量的传统生产模式,例如TCL推出的人造钻石装饰手机迅速获得了中国公众的喜爱,令以往对其嗤之以鼻的摩托罗拉也开始模仿。不过他强调,这种意识还远远不够,因为拥有一批强大品牌对“中国制造”的重要性日趋迫切。从国内市场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本土公司的独家垄断以及倾斜的财政补助和国家支持等优势将不复存在,中国本土制造业必须拥有一个强大的品牌才能在公平竞争中生存。而且一旦到国外,中国公司将无法依赖低成本生产和有地区优势的分销体系,他们更需要依赖一个有生命力的品牌。

摘自:解放日报 2003年10月10日 11:58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