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海大雨滂沱。上午10时正,随着一声巨响,银滩公园内最后3幢建筑物成功爆破。我国首例大规模退“园”(旅游公园)还“滩”(海滩)的重要公益环保工程——北海银滩二次改造正式启动。
银滩距北海市区10公里,以“滩长、沙白、水净、浪软”著称,东西绵延达24公里,其面积超过大连、烟台、青岛、厦门和北戴河海滨浴场沙滩面积的总和,因而被称为“天下第一滩”。
20世纪90年代,北海市对银滩进行大规模开发,在短短两年时间里,邻近海滩的大片防护林被砍伐,给北海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取而代之的是数十幢宾馆和饮食店,大量的污水污染了银滩。
去年底,北海市政府决定对银滩重新实施改造建设,以恢复银滩的自然风貌和生态环境。此次先期拆除的33幢建筑全部位于中区的银滩公园内。随着围墙被拆除,银滩公园也将从此消失。经过改造,银滩将实现还沙滩于自然,还沙滩于大海,还沙滩于百姓。
不堪重负的银滩
北海,北部湾一颗耀眼的明珠;银滩,则是北海一双明亮的眼睛。因此,北海人常说,有了银滩,才有了北海;失去了银滩,北海也将失去光泽。
1990年3月,银滩中区拉开了开发的序幕。只过了短短的一年多,在砍伐了防风林的海滩上,拔地而起数十幢疗养院、招待所。这些设施就像是铁桶一样,将银滩团团围住,很快,人们发现,银滩的沙子似乎没有原来那么洁白了。随后几年,“银滩的沙子在渐渐变黑”一直是北海市民议论的话题。
如果说这只是一种直观的描述,那么,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所作的一份报告,则对北海银滩出现的环境问题作了权威阐述。
这份报告指出,上世纪九十年代银滩过度开发,其负面影响已赫然在目:人工种植的以木麻黄为主的防护林大部分被砍伐;由于填地造景,湿地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能量流基础土崩瓦解,不复存在,致使水土流失严重;具有“海中绿色保护神”之称的红树林以及与红树林群落相伴生的海生物多样性种群,在银滩上已难觅踪迹。银滩本来引以为荣的生态景观旅游资源正受到威胁与破坏。
经过专家的实测,银滩公园西端沙滩共缩小了160米,不仅沙滩表层颜色由银白向银灰过渡,部分沙滩地段表层以下还出现了“黑色沙层”。部分防波堤及挡浪建筑建在潮间带上,使沿岸泥沙动力平衡受到破坏,割断了沙丘与沙滩物质相互交换的条件,影响了沙滩的正常发育,沙滩形状逐渐改变。难怪有的专家说“银滩再不改造,不要多少年,沙子将不再细白如雪,我们可能成为历史的罪人!”
让33座楼宇“搬家”
正是这份专业性报告,使北海市下定了壮士断腕的决心。2002年11月28日,北海市人民政府发出通告,决定对北海银滩旅游区(中区)实施改造建设,以恢复银滩的自然风貌和生态环境。银滩和海滩公园建(构)筑物限于2003年1月10日前完全拆除。
此言一出,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银滩公园内有33幢经营性的建筑,有的已经成了北海市的标志性的建筑。这些建筑的投资方有个体的,也有集体的,也有政府部门的。总建筑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
被列入首批拆除目标的建筑物是:顺风楼、鸿运阁以及咸田镇白虎头村的12间铺面。在“隆隆”风炮机声中,砖石土崩瓦解。
顺风楼是由广西自治区交通厅投资兴建的。在现场的人群中,承担拆除任务的北海市建筑工程公司副经理甘一平心情复杂。12年前,顺风楼作为银滩公园内的第一批建筑设施,就是在他的参与下正式开工建设;今天,他却要亲手将建起来的这幢楼房拆除。他告诉记者,当年建它,是为了银滩的大开发、大发展;今天拆它,更是为了银滩有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心情更为复杂的是30多幢建筑物的业主。作为第一个签订搬迁协议的业主,广西物资集团总公司董事长张元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只字未提集团自身的损失。该公司在银滩公园内的产业物苑酒店,是此次银滩中区改造需要拆除的33幢建筑物之一。张元生说,物苑酒店拆除了,但是我们在北海的其他产业投资依然存在并不断发展,支持拆除就是支持我们自己。
未来的银滩啥模样
北海市通过国际招标,重金悬赏向世界各国的著名设计机构征集对24公里银滩的总体规划。2001年5月,由原建设部副部长、两院院士周干峙先生等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从44家海内外公司的方案中评选出3个优秀设计方案。最后,美国莫里斯建筑设计公司以“珠链式”的设计理念胜出。去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批准了以这一设计为蓝本的规划方案。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学院则应邀参与银滩中区改造规划设计,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郑时龄,同济大学副校长杨东援等专家几下北海,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拿出了可供进行施工设计的2套规划设计方案。昨天,北海市邀请了全国著名的建筑、规划、园林专家,对这2套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了评审。
按照同济提出的规划,24公里的银滩分西、中、东3个区。其中,中区以观光、娱乐性质的旅游为主,以形成蓝色的海洋带、白色的沙滩带和绿色的林阴带。近期开发以改造为主,对原有设施和环境进行改造和整治。首先启动的中区改造工程,面积约为7.8公里,除保留大型雕塑“潮”外,拆除两公园内的所有建筑,并加以美化、绿化,还沙滩于自然;拆除挡浪堤、防波堤,还沙滩于大海;拆除围墙,还沙滩于百姓。
北海市规划局局长邹妮妮介绍说,改造后的沙滩功能更加突出,由东向西分别为安排沙滩运动、浴场和海洋运动,内湖水面也安排一些游乐项目;少量的度假设施、酒店以及服务设施也会有一些,比如所要建的15个功能岛,掩映在丛林中,营造以人为本、方便、舒适的氛围;将以现有的大型雕塑“潮”为背景,设置为一个大型公众集会场所,现在的咸田渔港也将辟为游船码头。
不能不说的几句话
今天,随着一阵爆破的轰鸣,北海银滩中区最后3幢以赢利为目的的楼宇,伴着团团的尘埃已经成为历史。此时此刻,人们都在从不同的视角,在思考,在探寻:这10余年来,从北海银滩在规划-建设-拆除-再规划-再建设中,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17年前,记者第一次来到北海时,放下行囊便扑向了银滩。那时,一眼望不到边的银滩,沙是白白的,天是蓝蓝的。北部湾浩瀚的大海,鱼帆点点,鹭鸥呜呜……
十几年过去了,北海的银滩作为第12个国家级的旅游度假区的建设与开发,似乎走了一个圆圈,遗憾的是似乎又回到了过去的起点线上。
当然,人们总是在反思中,否定过去,接受未来的。
银滩的改造再一次警告我们,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与大自然和谐,都必须接受大自然的检验,都不能违背客观规律。违背了自然规律,到头来,人类会受到惩罚。
图为日前被拆除的北海银滩“标志性建筑”——观海阁。
右上图为北海银滩公园最后3幢建筑成功爆破。
《文汇报》2003.01.07 第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