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第三高地凸起 --从工博会透视高校高新技术及产业

来源:   时间:2002-12-08  浏览:
工博会"高校热度"急升-- 高校展区,一改过去的"灰头土脸",10多所高校装扮亮堂、展台精良:信息通信、新能源环保、新材料、纳米等技术和产品……涵盖所有高新技术领域。随手翻开上海交大一本科研成果展示交易册,惊诧:500多项! 研究型大学的菁菁校园,历来强调"教学"和"科研"这两块"高地"的建设,而这次工博会上,一位高校权威人士这样比喻:"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开始成为学校的'第三高地'。" "第三高地"在工博会、在高校、在校园外企业,奇峰叠起…… 见闻 镜头一:重量级成果多 高校展区,每件展品都散发着高科技的独特魅力。 复旦大学展台里,好东西着实不少。一个不大的柱状玻璃展示柜里,居然安放着30多种重量级科研成果:一枚比普通电脑芯片小了几号的处理器躺在最底层,近看标牌,不得了,居然是国内第一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码相机专用处理器。 一方巴掌大小的工作台,亮出"身份"让人刮目,它是世界第三台"纳米精度磁悬浮工作台",集成电路芯片往上一搁,其精度测量可达纳米级。大水缸里,躺着一条大"鱼",拉开"鱼肚",里面可藏雷达、摄像头、探测器,无线遥控的机器鱼可以灵活自如地进行海底勘探,海洋救生。 镜头二:与工作生活近 高校的科技成果也不全那么"高不可攀":可植入人体的电子耳蜗,可消灭新居空气中大量甲醛的"空气去污宝",最新的概念车……林林总总。 记者挤进人群,凑到上海交大纳米科技远程服务网展示处:网络一接,视频一连,轻击键盘,眼前大屏幕上便显示出交大纳米实验中心;经过身份确认,拿到"钥匙"进入实验室,找到自己需要的仪器设备;这边输入实验要求,那边分析仪就自动工作,取样、检测、分析,不一会儿,一份药物分析报告就从身边打印机里"吐"了出来。一位内行的参观者赞叹不已:"一套微纳米实验设备价格不菲,这样用远程服务的方式让大家共享,真好?quot; 校园论谈 观点一:核心是做强 杨玉良(复旦大学副校长):工博会舞台上,是我们的前台成果,而在它背后,是我们转变观念的巨大努力。研究型大学要不要搞高新科技产业?要不要形成这个"第三高地"?过去有过争论,但现在我们的答案是明确的。但我还是要说,高校和企业不同,它的高新科技产业不是简单地看你做到多大,而是要为提升国家传统产业技术做出自己的贡献。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研究力"不强,高校和企业优势结合,对国家的科技创新意义深远。 丁文江(上海交大副校长):不错,高校的"第三高地"一定要形成,而它的核心是做强,做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这让我想起了"2毫米工程",那是一项用于汽车装配的高端技术,即装配误差不超过2毫米。交大教师研发的这项技术,已经成功走向企业,现在别克、桑塔纳轿车的车身装配都用上了。该项目原先10多万元的课题经费已"滚雪球"般提升到上千万元。交大教师攻克的轿车活塞关键技术,被上海活塞厂"相中",开展紧密合作。原先,该产品的生产线全依赖进口,现在97%以上实现国产化。汽车制造行业的这两件大事,正是高校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两个范例。 观点二:首先重在服务 俞立中(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国家技术创新,高校大有可为。而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扮演的角色首先是"服务"。用学校的服务来解放教师的"生产力"。这样,高校的"第三高地"才会"日长夜大"。 徐旺盛(同济大学科技处副处长):科研成果不能"烂"在校园里,这一点高校有共识。但究竟应该怎么做?大家各显神通。比如,同济大学科技园建设已驶上快车道,这次工博会上同济展出的四轮驱动燃料电池汽车就出自科技园的安亭汽车研发基地。学校的科研成果拿到科技园孵化,我们称之为"带土栽培",这样,成果的"成活率"比较高。 杨玉良:要像培养学生那样培养企业。我们培养科技产业分三步走--建立成果孵化平台、发展复旦科技园、建设资本运作平台。科技企业长大的过程中,学校不是把企业"捆"在身边,而是尊重市场规律,提供必要服务。复旦微电子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现在不但出了产业化成果--代表国内CPU研究先进水平的嵌入式32位微处理器"神威I号";而且成功进行了资本运作--在香港成功上市。 思考与前瞻 "第三高地"要有新突破--访市教委科技处处长蒋红 记者: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上海高校具备怎样的基础实力? 蒋红:今年上海高校"挺进"工博会的展品,科技含量高,大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足以体现实力。给一串数据,相信会对你有所"冲击":2001年,上海高校获得的科研总经费达到20亿元,其中为企事业单位服务的占一半左右;上海高校每年在研的科研项目有9000多项,上海的科技进步奖中,高校占43%左右;近两年,上海高校教师申请专利数分别达到524项、614项。 记者:科研成果转化,高校的发展态势如何? 蒋红:目前已进入一个"高层面",以前多为简单的成果交易,"一锤子买卖",现在高校与企业结合更紧密,一项新技术如何更适于应用、更符合市场需求、进一步做大做强,校企双方共同集"智"来推进产业化,双方注重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记者: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上海高校还有哪些新突破、新思路? 蒋红:要以机制创新,深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几个新载体引人关注。一是崛起的大学科技园区,提供优惠政策"孵化"科技成果、科技企业、科研人才,帮助高科技的"胚胎"企业壮大融资能力、技术支撑、管理体系,使之在市场上有更高"存活率"。目前国家认定或同意建设的上海高校科技园区已有5个,复旦、交大、同济、东华、上大跻身其中,华师大和华理科技园区也在规划之中。二是"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将实验室成果"改良"成可以直面市场的技术或产品,为高校教师和企业牵线搭桥。全国高校新近设立六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上海高校独占2个,分别设在上海交大和华东理工大学。三是企业设在高校的研发中心,校企建立"战略联盟",推进产业化。上海汽车总公司在本市六所高校,建立了14个研发中心,另外还设立了6000万元基金,支持高校产学研项目。

《解放日报》 2002年11月25日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