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下海”魅力堪比“上天”

来源:   时间:2005-07-06  浏览:

关注'深度撞击'
“撞星”之后还看海——

  要了解美丽的月球和宏伟的“嫦娥计划”,我们有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要了解美丽的海洋,我们有“973深海项目”首席科学家、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汪品先。昨晚,69岁的汪老刚从南海回来,就做客上海市科协举办的科技咖啡馆,给50多位市民带来了一场美妙的深海之旅。
  从郑和下西洋,到未来新能源“可燃冰”;从上海应谋划“海洋战略”,发展“海”派文化,到海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市民们踊跃提问,汪院士侃侃而谈。会后,本报记者对汪品先进行了专访。

    地球科学不能“重陆轻海”
    “这几天美国人发了颗‘炸弹’去撞彗星,全世界都对天文产生了浓厚兴趣。可是,人类对洋底的了解还不如月球,甚至还赶不上金星和火星呢!”汪院士边说边拿出了一张卫星照片,金星的表面环境一览无余,“但是,人类至今无法拍出一张同样的照片,来展现海底的真面目。”
  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我国将举行一场盛大的“海博会”。回忆起600年前,汪院士煞是自豪。1405年起,郑和7次下西洋,整个船队有2.7万多人,最大的船有1500吨,航程足有1.5万英里,跑到非洲和东南亚,把当地人吓了一大跳。而87年后,哥伦布才刚刚出航,最大的船也只有200吨,船队里最多只有1500人,最远跑了4500英里。但如今,美、日等国早已走在了海洋科学的前列。最近,美国又花3亿美元启动了海底观测网计划,在海底装上各种探测器,只要坐在办公室就能随时获知全球海底状况;日本花5亿美元新建了世界上最大的5.7万吨的大洋钻探船;韩国也启动了“OK21(OceanKorea21)计划”,以期把海洋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从7%拉到2030年的11.3%。
  “明朝时期中国的船队是世界上最强的,但为什么从15世纪起,外国人开始了地理大发现,而中国的海洋事业一下子降到了冰点,至今国内还有不少人忽视海洋的重要性?”这都让汪品先唏嘘不已。他认为,这源于华夏文明历来缺乏海洋文化,没有海洋意识。中国的海岸线那么长,海岛也很多,但中国的海洋产业只占GDP的4%。
  汪院士说,近半世纪前,中国学术界提出“上天、入地、下海”,指出了我国地球科学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到如今,我们对地球的观测能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然而,假如将海洋、固体地球和大气的研究比作地球科学中“海陆空三军”的话,那“海军”就是三者中的弱点;其中面向深海大洋的研究,又是“弱中之弱”,这与当今世界的走向大相径庭。
  “20世纪初,中国遭受海上侵略;21世纪初,中国应当投入海上科技竞争。”作为政协委员,今年全国“两会”上,他与国内一批专家郑重提交了提案。“现在,是把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结合起来,好好考虑我们的海洋战略定位的时候了。”

    海底有条'黑暗食物链'
  海洋是个大宝藏,我们却对它了解得太少,汪院士举了两个例子。人们一直认为600米以下的海区是“无动物区”,到1960年,我们取起深海电缆,竟发现电缆上附着了大量生物;在西北太平洋,在3739米深的海底、如此高的水压之下,我们竟拍到了许多鱼!
  我们还以为,万物靠太阳生长,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形成了陆地上的“有光食物链”。直到上世纪90年代,海洋学家才发现原来生物界有个“阴间”,在海底有许多“黑烟囱”,大量含硫化物热液从海底喷出,“黑烟囱”区有着大量动物群,比如长达3米、无消化器官、全靠硫细菌提供营养的蠕虫,还有“黑暗螃蟹”之类“见不得光”的生物,这些生物依靠地热能,通过化合作用生产有机质生存,形成了一条海底的“黑暗食物链”。
  研究海洋地质的汪院士,已经同研究生物的爱人、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孙湘君形成了良好的默契。每次出海,汪院士总要带回很多海底岩芯,与孙一起研究海底生物的演化。孙湘君说,这类热液生物群离我们最近的就在冲绳海槽,预计整个“黑暗食物链”中有1000万个新物种。

    上海适合做“海洋大文章”
    如今,青岛、珠江三角洲和长三角三个地区是未来中国海洋基地的三大热门候选者,但汪院士毫不犹豫地把“宝”压在上海头上。“如果把中国的海岸线看作一张弓,上海就处在‘离弦之箭’的位置,指向海洋新纪元。”
  汪院士说,虽然青岛向来就很“重”海,但青岛的许多实验室是国家多个部委重复设立的。珠江口的发展前景也很好,但比起长三角,它们缺乏高技术的支撑。而上海所在的长三角正是“科技聚宝盆”,很适合做“海洋大文章”。上海的高校就是一支探索海洋的生力军,同济、交大、华师大各有一个海洋国家实验室,水产大学和海事大学等也有各自不同的涉“洋”领域。汪院士说,上海有那么多的海洋实验室,各有专攻,只要加强合作,就能唱出好戏。
  有市民问,上海的海岸线是否短了点?汪院士不以为然,在他看来,上海只要抓住长江口,抓住深海,发挥科技优势,与江浙等地联合起来,定能将长三角打造成中国的“海洋中心”。他还指出,上海有悠久的造船工业,但目光要放远,在先进制造业上要进一步自主创新;还要从经济和文化入手,发展海洋事业,靠技术来拉动海洋经济。同时,把海洋文化纳入到上海人的“海派文化”中一起发展。

    10年后可大量利用“可燃冰”
    不少专家预言,到2050年后,中国将面临煤炭和石油危机。但汪院士并不认同“能源危机”一说,他指出,海洋资源是今后中国能源开发的很好方向。“50年后,中国大陆架上的石油的确有枯竭的威胁,但深海石油与天然气的开采还刚刚起步。此外,‘可燃冰’作为一种新能源,大有前景。”
  他解释说,“可燃冰”学名叫“水合天然气”,它看似冰,一点火则可以烧起来,就像火烧冰激凌。原因是大量甲烷分子被锁在了水分子里,如果把甲烷从冰中释放出来,体积将是水的160多倍。这种“可燃冰”大量存在于海底大陆坡上段500~1000米处,有人预测,全球水合天然气的总量,相当于人类用过的所有化石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总量再乘以2。
  而且,这种新能源离我们并不遥远,汪院士预计在10年后人们就将大规模利用“可燃冰”。他还透露,目前国家已启动8.2亿元人民币的项目,将造大型的勘探船,在南海寻找“可燃冰”资源。

    偏要和欧美科学家“抬杠”
  汪院士深爱着海洋,也珍惜每次出海的机会。作为一个基础科学工作者,他的出海机会并不多。最近,他刚坐着法国的马利翁·德弗莱号(世界最大的航海科考船之一)回来,而前一次出海,则是1999年。“每一次出海所搜集的材料,都够我研究好几年了。”
  这次出海是同济大学与法国合作举行的“马可波罗”航海科考,他们在南海、菲律宾海采集了许多海底“泥柱”——岩芯,最长的一个达50米,而整艘船才100米长,是迄今中国人挖出的最长的“泥柱”。汪院士说,岩芯又称沉积柱状样,是研究东南亚季风气候演变的宝贵资源。
  身兼“国家973深海项目”首席科学家、全国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国家海洋地质重点实验室主任等多职的汪品先告诉记者,他其实很想把目前的许多头衔卸下,全心全力做基础研究。目前的任务是把973项目完成,并借此在国际科学界打响中国人的一炮。
  这一项目的关键词就是“热带地区海洋的碳循环”,听起来深奥,实际则将揭示地球自然气候变化的机制。这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欧美科学界已提出了“后天理论”,他们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是因为全球温盐环流减弱,有可能在北大西洋被切断,切断之后将产生电影《后天》里的灾难。
  但汪品先偏不认这个理,他说他偏要跟欧美科学家“抬杠”,他们的“温盐环流”理论只是找到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开关”,但气候变化的“引擎”并不在北大西洋,而在热带海洋。汪品先和澳大利亚的一些科学家发现,太平洋西部的一些海域温度非常高,而热带海洋的碳循环对气候周期演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汪院士说,这一研究做成后,将对预测东亚季风气候变化和未来气候演变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链接
   汪品先,1936年11月生,江苏人。1960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大学地质系。1984年破格担任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专业博士生导师,1986年起多次应邀赴澳洲国立大学等任访问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200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从事古海洋学和微体古生物学研究,1999年在南海主持实施了中国海首次大洋钻探,现担任973深海项目首席科学家,曾任国际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SCOR)副主席、中国海洋研究委员会主席等职。

        2005-7-5 新闻晚报  许可臻报道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