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丁波)砰!随着一声巨响,一辆新车以 50公里 /小时的速度撞上厚厚墙墩———这是一次汽车碰撞试验,位于上海国际汽车城内的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每月要完成三四次汽车碰撞实验,其中不少加入碰撞实验的“神秘来客”是来自苏浙企业的新车型。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 5月底,该机动车检验中心 50%的新车、零部件检测业务量来自外省市。国际汽车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朱宁宁告诉记者,包括机动车检测中心在内,国际汽车城的众多研发检测平台已开始向全国汽车厂家敞开大门。
据了解,经过 3年多的规划建设,投资 7.2亿元的机动车检验中心、投资 12亿元的上海大众试车场已投入使用,投资近 2亿元的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研究中心已基本完工,投资超过 4亿元的全国汽车首个风洞也即将开工。这些项目的建设和完工,使国际汽车城形成国内最先进、最集中的汽车研发、试验、检测平台。
先进的技术设备成为打造全国汽车研发检测中心的基础。记者在机动车检测中心看到,这里可以完成 6种不同情况的汽车碰撞实验,包括正面柱状碰撞、 30°碰撞、侧面碰撞、追尾碰撞等等,让新车型能在各类模拟事故中“实战演习”,而 3种碰撞假人全部从国外进口,“皮肤”、“身材”都“栩栩如生”,能准确测量到车辆对乘客的安全保护措施的性能;在上海大众试车场中, 15种不同的特殊路面各有特色,有拱形不平整路面、“搓衣板”路面、“驼峰”弯道、坑洼道路、“薄饼”障碍测试道等等。每辆新车在这些路面上行驶 8000公里,相当于在普通道路上行驶 10万公里;而在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有包括发动机检测、噪音检测、排放检测等一系列实验室,每一款新车能在此接受全方位“体检”。
吸引全国各地特别是长三角的汽车和零部件厂家来此研发、检测,还需要市场化运作机制和相对中立的地位。在机动车检验中心的出资方中 ,没有任何一个与检验对象有关的汽车企业参股 ,确保了其“第三方”的独立公正性。同济新能源汽车开发中心副主任余卓平教授告诉记者,开发中心的各类检测设施在建成后都对外开放,接受全国各地整车和零部件厂家的开发测试业务,并有严格的保密措施。
国际汽车城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全国轿车工业竞争激烈的今天,打造面向全国的汽车研发检验服务平台,不仅使上海汽车产业率先在研发高端服务的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更能服务于全国特别是长三角地区自主知识产权汽车的发展和革新。
2005-6-10 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