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大学教材沦为“鸡肋

来源:   时间:2004-09-09  浏览:
  开学至今,已经有不少大学生给本报教育热线(63527488)打来电话,说学校发的教科书“食之无用,弃之可惜”,每学期三四百元的教材费花得很“冤枉”。于是乎,身边许多大学生在学校允许的情况下,不付昂贵的教材费,而选择“组团”去书店或出版社买教材,有的班因为学校没有硬性要求付教材费,一半不生干脆不买不看教科书。高校教材缘何成“鸡肋”?本报记者在沪上高校展开调查———
  无谓书费买“无用”书
  记者采访了本市八所高校的文理科大学生,发现各校情况不尽一致。有五所学校要求学生每学期或每年交纳一笔教材费,数额因专业不同而变化,一般每学期少则200多元,多则近400元。
  本市西南部某大学国际经济法专业的大三学生小邱表示,他们的教材费都是学校统一收的,由学校代为购书,通过教材科发给学生。学校期末核算时多退少补。但每学期下来,小董和她同学普遍觉得很浪费,因为有些书一个学期用不到几次。
  与该校紧邻的另一所学校的国际经贸专业学生小黄是贫困生,他从书橱里随便翻了几本书出来,都是全新的。小唐说:“这些书几乎都没翻过,老师上课不用的。”
  一个班五成学生不买教材
  但也有复旦、交大、财大等高校的教材政策比较宽松,这些学校一般要求大一学生统一购买教材,因为大一学生普遍要学习政治理论课和基础性课程,而大二开始,因为各专业课程不同,学校仅给学生开出教材书单,由学生自行购买。
  某校新闻专业的大四学生小郑告诉记者,今年她们班里超过一半的学生都没交书费。“大四了,上课本来就不多,我们已经问过专业课老师了,所有要用的教材加起来不到100元,宁愿自己去买。”于是小郑等20个学生这几天跑了很多书店和出版社的发行部,把需要的书都买了,而且价格都打七五折到八折,价格也便宜。
  另一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小陆则干脆不买教材。“我去年就没买过一本教科书,也没看过一本。因为老师上课只讲自己的教案,考试的内容完全取自笔记,而且有些教材的内容很老套了,有的甚至已经是淘汰了的。”
  于是,教材和讲义的“循环经济”应运而生。今年六月,同济大学不少大四学生毕业离校时,把自己用过的教科书送给了下一届的学生。还有一些高校的学生一到期末,便摆出书摊,把二手教科书和讲义卖掉,学弟学妹也觉得实惠。有趣的是,教科书往往是书摊上价格最贱的,一两元钱便卖了,因为大家都觉得教科书价值不高。
  专家:“鸡肋”教材折射大问题
  上海市教育评估院负责高校课程评估工作的王志中教授认为,如今大学生不买不看教科书、教材利用率低的问题,正反映了高等教育课程的配套教材编写不力、更新过慢的问题。许多IT、计算机、通讯、管理学、生物医药等近年来发展很快的专业和学科,配套教材却存在严重老化问题。同济大学计算机系博导张大陆教授举例说,计算机实用技术类的教材要落后学术发展三年至五年之久,问题主要出在教材编写者,往往修订后从此不会再版,出版社最多发行个修订版,几乎看不见有哪本高校教材会出第二版。他认为,一般高校的教材1~2年要更新一次。
  上师大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陆文龙认为,教材更新慢说明了一些编写者的态度:他们对新学科、新技术的反应有时还不及学生和行业中企业的反应速度,一本讲义可以连用五六年就是一大例证。此外,一些高校老师觉得编教材没学术地位,编本教材还不如搞科研,后者更能出成绩。
  但几位专家均指出,大学生不能因为个别教材存在的问题而轻视读书,复旦、交大等高校给学生开教材书单,让学生自由选择参考书的做法值得提倡。但许多学生把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思维带入大学,不看教科书“混”过期末考试就算“过关”的态度断然不可取。陆教授说:“关键是教师要加强引导,不能书单开了之后就没有下文了,应该把参考书的内容落实到考试中,这样能对学生读书起到督促作用。”

摘自:新闻晚报 2004-9-9 11:11:46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