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山海同舟,同济大学对口支援井冈山大学走过20年历程

来源:党委宣传部、对外联络与发展办公室   时间:2025-10-29  浏览:

雕塑主体为红褐色,形如幼苗,融合两校校徽元素,展昂扬之翼,寓意在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指引下,同济大学与井冈山大学同舟共济20载的不平凡历程和未来携手腾飞共发展的美好愿景。

10月28日,作为同济大学对口支援井冈山大学二十周年系列主题活动之一,同济大学对口支援井冈山大学二十周年雕塑在井冈山大学揭幕。

当天,同济大学对口支援井冈山大学二十周年活动开幕式暨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井冈山大学举行,同济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井冈山大学分中心揭牌,井冈山大学与同济大学联合实验室飞地入驻,对口支援交流座谈会召开……在这些活动中,两校畅叙过往,共话未来,情谊历久弥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原副校长蒋昌俊,同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朱小杰,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润等出席相关活动。

参观“同济大学对口支援井冈山大学二十周年成果展”,回望山海同舟20载,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个个真实有力的数据,一段段双向奔赴的感人佳话,为百年名校对口支援革命老区高校、为探索新时代高校对口支援工作的“同济经验”写下生动注脚。

 

 

顶层谋划,绘好“路线图”

自2005年7月教育部确定同济大学对口支援井冈山大学以来,同济大学把对口支援工作视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光荣使命,在对口支援工作启动之初,就与井冈山大学共同磋商、共同谋划方案路径。着眼长远发展,建立了由两校党委书记、校长亲自挂帅的领导小组工作机制。

同济大学决定将“三个行动计划和共演一台戏”作为对口支援井冈山大学的重要内容。其中,“三个行动计划”是指支持井冈山大学建设发展的学科发展行动计划、本科教学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学生创新能力与素质培养行动计划;“共演一台戏”是指两校同演一台反映井冈山革命斗争史实的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将其作为对大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

从上海到江西井冈山,两校不远千里,交流频密。20年间,双方校领导互访达162人次,定期召开工作例会41次,院级层面互访交流近2000人次。同济大学派出9位专家挂职井冈山大学校领导,直接参与该校的建设发展。形成了从校级战略谋划到院系精准对接、从师资互访到学生交流的全方位、立体化协作网络,为对口支援工作绘制了“路线图”和“任务书”。

倾情支援,打好“特色牌”

作为对口支援20周年主题活动之一,井冈山大学第十六届“同济学术周”今天下午在井冈山大学开幕,又一批同济院士教授激情开讲。自2010年“同济学术周”创办以来,已有288人次同济专家学者先后赴井冈山大学举办304场专题报告和研讨会,每年吸引上万名该校师生关注参与,开阔了师生的学术视野,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已成为两校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和品牌活动。

应井冈山大学之所需,尽同济大学之所能。20年来,同济大学不断创新合作机制,将学校优质教育、科研、管理资源源源不断地向井冈山大学辐射,打造了多个合作品牌项目。

人才培养,始终是对口支援的重中之重。作为对口支援工作的又一创新实践,两校“本科生联合培养”自2010年启动以来,同济大学累计接收井冈山大学16批819名学生来沪开展为期两年的学习,覆盖31个专业。“特别感恩同济老师们的言传身教,点亮了我的专业之路。”“同济的学习生活让我有了新的目标和理想,并愿意坚定不移地去追寻。”……联合培养的毕业生至今仍然感念这一合作培养机制。现已形成覆盖专业广、持续时间长、参与人数多的合作模式,提升了井冈山大学的人才培养水平,成为对口支援的亮丽名片。

共演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成为对口支援的又一标志性成果。在同济大学人才、技术和智力的支持下,这部作品从初具雏形的舞剧提升为高水平的音乐舞蹈史诗。团队应邀赴全国各地演出,连续公演20年,共演出290余场,两校3000余名师生参与,累计观众30余万人次。井冈山大学所在地的红色资源,成为同济大学对青年大学生和年轻教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载体。

携手共进,唱响“协奏曲”

在同济大学全方位、深层次、开创性的持续助力下,井冈山大学驶入发展快车道,“四个显著提升”开花结果,探索走出了一条革命老区高校跨越转型发展的新路。

办学层次实现历史性提升。2007年,井冈山大学成功实现“更名揭牌、省部共建和体制上划”三大办学目标;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4年,新增1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并被增列为江西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重点建设单位。

师资水平实现结构性提升。20年来,116名青年教师来到同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16名管理干部在这里挂职锻炼,234名教师来此进修,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兼职博导硕导互聘机制相继建立,井冈山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焕发出新活力。

 

学科水平实现系统性提升。依托同济大学的学科优势,井冈山大学获批省级高水平学科1个、重点学科6个、一流学科2个。2024年,3个学科被列为博士立项建设点。两校联合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共建高水平科研平台,井冈山大学师生在国际顶刊发表论文,实现历史性突破。

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全方位提升。两校联合培养学生学业表现优异,学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各类竞赛中频传捷报,屡获佳绩。

上月,井冈山大学校领导来到同济大学,双方围绕下一阶段对口支援工作进行交流,就重点领域工作达成共识,共同表示,将实施对口支援工作“五大同心行动”,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强化、科研创新、党建思政领域全面深化合作,共同为革命老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新动能。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