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对话杰青、对标卓越,同济核医学高等讲堂阶梯式培养医学生素质能力

来源: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时间:2023-02-09  浏览:

同济大学核医学研究所秉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把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要求,开设高水平、创新性的“同济核医学高等讲堂”系列讲座,并特别推出“对话杰青”系列专题。该系列邀请核医学及相关专业学术巨擘、党政教育领域精英进行授课,分享治学经验,由同济大学核医学研究所所长、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余飞教授主持。该专题自开设以来反响热烈,线下讲座预告一经发布立即约满,线上讲座高峰时段上线人数超过800人,广受医学生及核医学同道好评。

依托高等讲堂模式开展“对话杰青”

同济高等讲堂是同济大学研究生院协同各学院自2018年起开设的高水平、创新性、成系列的讲座课程,作为全校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必修环节,“对话杰青”系列以医学院院级高等讲堂模式运作。讲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思想品德与时政教育、身心健康、创新创业、学术前沿、文化美育等各方面提高研究生人格、能力和知识。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学术、职业素养三个模块。

“对话杰青”系列每期均邀请国家杰青作为主讲人,同时邀请省级杰青、优青等青年医学专家学者作为讨论嘉宾。与会嘉宾多从微观问题与主讲人进行科研对话,如实验设计的细节等;或提问如何由浅入深挖掘有意思的科研切入点;怎样能够设计一个尽可能科学周密和巧妙的方案去验证假设等一类“进阶”问题,而低年级的医学研究生则关心在科研起步阶段遇到的问题。

从宏观到微观、从初级到进阶,“对话杰青”系列阶梯式展示了医学前进道路中不同阶段研究关注点和可能遇到的困惑,助力医学生在职业启航之际就能够有前瞻思维,助力今后进阶成长之路行稳致远、进而有为。讨论嘉宾作为低年级医学研究生与主讲人之间的“桥梁”,最大限度优化了学术交流的效果。 

阶梯式培养学生德医双修的素质能力

“对话杰青”系列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把德育作为医学人才培养的首要内容,同时引领学生思想成长、拓宽研究思路、启发科研思维,注重培养学生德医双修的素质能力。

首期高等讲堂的主讲者是北京大学医学同位素研究中心主任、我国首位核医学领域杰青王凡教授,王凡教授从中国核科技人的精神传承入手,讲述了核医学分子影像在肿瘤精准诊治中的应用,其研究成果也为肿瘤的早筛和精准诊疗提供了中国解决方案,为核医学领域的发展带来变革。同学们纷纷表示,本次授课受益匪浅,王凡教授为解决我国SPECT检测多种肿瘤的技术瓶颈问题,十几年磨一剑、研制出新型特异性肿瘤显像剂的科研经历,不仅收获了教授宝贵的科研经验及前瞻性研发思路,而且认识到基础医学的研究既要注重临床转化,也要注重医工、医理、医信的结合,激发了不同专业学生的创造力。

第4期主讲人、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刘志博教授介绍了我国放射性药物应用及医用加速器分布现况、放射相关发展历史。针对如何解决我国放射性核素缺乏原始创新“卡脖子”难题,刘志博教授团队通过新建加速器楼,搭建相关平台,探索不同核素加速器制备,根据不同分子核药物的特点及临床需求,创新性研发了众多新型的小分子和大分子核药物,致力于解决我国核药短缺和创新能力不足问题。最后在影像导航高效释放、化疗药物靶向释放和双靶向肿瘤放疗三大方面,从生命科学前沿到临床应用作出了突破性的成果,实现了放射性驱动的肿瘤靶向的高效药物释放和精准治疗。这些突破性的成果激发了不同专业学生的想象力,同学们纷纷与刘志博教授进行科研灵感探讨。

第5期主讲人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樊赛军教授。在交流互动环节,同济学子提问科研起步阶段需要重点培养哪些科研素养?他表示,从导师的角度讲,要求学生在组会上讲解分析世界上发表的最新顶级研究,学习这些文章每一步是怎么设计的。“当你精读的文章越多,你的知识面就越广。与自己专业领域相关的好文章,特别要精读且做笔记,学习写作手法以及用词,分析每一步的思路和好的想法,思考在自己的工作中有无可借鉴的方法,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其次,从学生的角度,建议导师们要更多地宽容和鼓励学生,让学生能顺利融入到课题组,在一个非常舒适的环境里面来完成课题非常重要。

“对话杰青”系列讲座带给同学们阶梯化、多面化的授课体验。杰青教授们,面向不同阶段人群,为本科生树立了良好的科研态度,帮助硕士研究生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和思维,帮助博士研究生和科研同行们拓宽学术视野、增进跨界交流、激励探索创新。杰青教授们聚焦不同领域,从同位素技术、放射化学、辐射生物学到精准医学,为同济学子、核医学同行搭建起“与杰青面对面交流”的平台。学生和同行们纷纷表示“学到了更多,了解了更多,切实开拓了见识。”

更重要的是,每位教授通过结合自身科研经历,传达了一种不忘初心的信仰力量。33岁杰青刘志博教授从求学之路、明确科研方向、聚焦放射药物化学等方面结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告诉同学们在科研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去伪存真,只有坚持沿着一个山段一个山段的去走,最终才会无限接近事实。“刘志博教授分享的科研经历,使我消除了不少困惑。最深的体会就是:即使科研是从一个失败走向另一个失败,但笃定方向,定会成功。”杰青教授们身上的这份信仰力量,感染和激励了学生及同行们,更坚定了在核医学道路继续走下去的决心!

对标卓越主动适应群众健康新需求

“对话杰青”系列体现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主讲嘉宾会聚焦核医学人是如何主动应对国际医学竞争、瞄准医学科技发展前沿的过程,对接精准医学、转化医学、智能医学等新理念,增加了学生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2期主讲人、浙江大学张宏教授解释了核医学分子影像与精准医学的关系,他带领团队立足临床需求,聚焦科学前沿,推动学科交叉,在核医学技术及装备研发、临床转化及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迈出了中国分子影像走向世界和引领世界的步伐。不少学生在聆听讲座后激发了对核医学研究领域的兴趣,张宏教授寄语大家,要聚焦国家健康中国重大战略,通过发挥分子影像突出特点优势,创新突破影像技术装备理论,推动分子影像精准诊疗的发展,实现健康中国梦。

第3期主讲人、复旦大学田梅教授分别从靶向治疗、重离子治疗、干细胞治疗、T细胞治疗、脑科学研究、新药研发六个方面介绍了分子影像-精准医学。另外,田梅教授在国内率先推动PET/CT纳入医保,造福广大病患,提出分子影像的“透明病理”可视化新理论等。田梅教授介绍核医学分子影像是精准医学的重要工具,有力促进医疗模式的提升创新发展医学分子影像,对标世界一流医院任重道远。这些全新领域的开拓,令在场学生激动不已,激发了大家创新的梦想。

“对话杰青”所带来的核医学领域最新知识、最新技术、最新方法,不仅让学生紧跟医学最新发展,更是勉励医学生要以众多优秀前辈为榜样,始终葆有一颗医者仁心,济世为民。在讲堂上,有同济学子提问如何看待科研与科普的关系?对此,樊赛军教授表示,科普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社会上很多的科普工作,需要科研人大力去做。科普是用最通俗的方法将研究成果推广出去,也是科研人员必须要做的。

同济大学核医学研究所高等讲堂为广大核医学同道提供平台与国家杰青交流讨论,充分放大杰青榜样示范作用,更是引导医学生主动适应医学新发展、群众健康服务新需求、健康产业发展新要求,对标卓越成长为具有全生命周期大健康格局的新时代医学青年。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