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校产城紧密融合,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区校携手打造“嘉定环同济知识经济圈2.0”。5月25日下午,以“无界智源,聚变未来”为主题的“2025同济·嘉定无界智源科技创新产业化大会”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举行,会上,嘉定区宣布启动编制“嘉定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新一轮建设规划”。

同济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嘉定区委书记肖文高出席并讲话。嘉定区委副书记、区长高香,嘉定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陆祖芳,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信息技术处处长缪军,同济大学副校长石振明,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润等出席大会。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二研究所党委书记江波,上海空间电子设备研究所副所长李琦,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科信部副部长谭绍军,中国商飞科技管理部副部长栾瑞,华润燃气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龚志荣,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亓立刚,中建八局科技建设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韩璐等与同济大学和嘉定区有产学研合作的国企央企领导,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常务副校长王中强,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副校长凌旭峰,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曾喜平等驻嘉高校领导出席大会。
来自上海市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各高校、同济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理事单位负责人,特邀嘉宾、展示企业代表,以及嘉定区、同济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等600余人参会,其中来自企业的代表超过一半。
郑庆华向嘉定区委、区政府一直以来给予同济大学事业发展,特别是嘉定校区建设发展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要回答好“强国建设,同济何为”这一时代课题,我们要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发挥大学的知识溢出效应,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与嘉定区政府、在地企业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共同打造嘉定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升级版,推动大学更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嘉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肖文高向同济大学长期以来为嘉定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近年来,嘉定深入实施校地合作、院地合作计划,特别是与同济大学的合作日益紧密、硕果不断。今天这场科技创新产业化大会,标志着嘉定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拉开了新一轮建设的序幕。面向未来,我们将牢牢扛起上海高端制造业主阵地和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的职责使命,持续深化校地合作、院地合作,推动更多标志性、原创性的重大科技成果在嘉定诞生、在嘉定转化落地。

石振明作了题为《打造嘉定环同济知识经济圈2.0,助力上海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报告。他表示,学校始终坚持“市场驱动、学科支撑、企业主体、政府引导”,深化“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科技园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服务的重要基地。面向未来,学校将通过“学科融合、机构融合、产教融合”三大融合举措,打造政-校-企共建共享共赢的协同创新生态。

会上,高香宣布启动编制“嘉定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新一轮建设规划”。环同济片区以同济大学为核心,规划面积约30平方公里,将在科技创新策源、产业培育集聚、城市品质提升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依托同济大学“大制造、大材料、大交通、大信息”四大优势学科,把嘉定环同济片区打造成为上海科创中心的重要策源地、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充分利用优质的区域空间资源,通过高水平功能策划与城市设计推进嘉定环同济片区整体发展,塑造地区品牌,创造区域发展新动能。

会上,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授、设计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特赞科技创始人范凌作了题为《创意与可计算——设计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实践》的主旨报告,分享了他把人工智能技术引入设计创意领域,打造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科技独角兽的创业经历。特赞科技现已成为入驻上海模速空间的“北斗七星”人工智能龙头企业之一。

应用场景为科技创新成果提供真实的“试验场”和“首秀台”,会上,嘉定区十大科技创新应用场景发布。这十大应用场景分别聚焦汽车“新四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科创领域,多方位展示嘉定在科技领域开放、包容的投资环境以及创新的前沿技术。

4家嘉定环同济校企联合研究机构进驻国家大学科技园揭牌,分别是同济中车创新研究中心、中国商飞-同济大飞机研究院、华润燃气-同济大学燃烧技术实验室、同济大学-中建八局智能建设机器人联合实验室。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将为联合研究机构提供物理空间和专业服务。

同济大学2025年“十大最具转化潜力科技成果——智能系统赛道”评选启动。自2020年起,同济大学已连续举办三届“十大最具转化潜力科技成果”评选活动,共遴选出百余项具有转化潜力的优秀科研成果,其中部分入选项目已落地转化。

同济大学在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领域先行先试,将产业化前景良好、潜在市场价值高的科技成果不低于10年的长期使用权、部分所有权或全部所有权都赋予科技成果完成团队,鼓励引导其开展科技成果产业化研发。会上,首批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项目进行签约。汽车学院张存满、魏学哲,交通学院杜豫川,土木工程学院李晓军4位教授与相关企业签约,赋权成果价值评估超亿元。

会上,新一批18个同济创业基金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签约,获得立项资助。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同济大学分会已累计培育近400个大学生创业项目,连续6年获得“特优分会”第一名,为同济创业学子们搭建了“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全链条孵化平台。


同济大学启动2025年“天骄湾杯——智能系统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大赛设立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与新型制造系统、具身智能机器人、智慧交通城市系统四大核心赛道,分设创业组与创新组,自今年6月起面向全球征集参赛项目。

嘉定环同济科技创新金融矩阵发布。金融矩阵由嘉定科投集团、上汽尚颀资本、同济校友天使基金、接力基金、原子创投、同杨孵化基金、创东方、东方嘉富、嘉溢创投、正海资本、甬商创新资本、勤学堂投资控股,中国建设银行等多家国有银行组成,将为科技创业提供金融支持。

作为上海科技节的组成部分,2025年嘉定科技节开幕,以“科技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将开展170余项丰富多彩的活动。

会场设置了五大展区,分别展示了同济-嘉定科技创新产业化协同发展历程、同济大学有组织科研与转化、嘉定区域创新资源、创新成果产业化特展(78家企业参展)、同济大学学科与科研成果展示。

2000年,安亭国际汽车城拉开建设的序幕,2001年,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奠基。20多年来,同济与嘉定始终携手同行、互促共进,在汽车研发、智慧交通、智能制造、新城建设等领域深度融合,围绕环同济区域逐渐形成了校产城融合的功能集聚区。同济的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与嘉定的发展息息相关,区校双方还在城市功能完善、产业转型、环境提升、社区融合等方面形成了紧密的互动,携手打造了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标杆范例。(文/黄艾娇、李想 图/江平 视频/武毅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