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校赵由才教授牵头,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老港废弃物处置有限公司、上海康恒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参与的《生活垃圾能源化与资源化关键技术及应用》获2011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提速、人口总量的急剧增加,绝大部分城市面临“垃圾围城”的困境。近年来,《生活垃圾能源化与资源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基于我国生活垃圾“三高一低”(低热值、高含水率、高杂性、高有机物含量)的特点,以生活垃圾能源化和资源化为目标,在焚烧发电、填埋场稳定及填埋气利用、分选与资源回收等关键技术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发与应用,通过前段集中脱水分类减量技术,强化热能发电、生物质能转化等多梯度能源化与资源化利用方法,完善其二次污染控制保障体系,实现了生活垃圾的低污染、高效率能源化/资源化的利用目标,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包括:研发了混合生活垃圾源头脱水、精准机械分选等源头减量技术,提高了生活垃圾资源品位,拓宽了垃圾增值物流和能流回收途径,为后续高效多级利用提供了条件;持续监控了大型填埋场生活垃圾降解规律,开发了填埋气高效收集与微量有害气体(特别是硅氧烷和NOx)的净化技术,实现了填埋气的高值化利用,并结合研发的清洁发展机制(CDM)计量系统,申请执行了CDM;发明了矿化垃圾生物氧化甲烷与甲烷菌生物抑制技术,形成了矿化垃圾甲烷氧化覆盖层材料制备、无动力风帽促甲烷氧化、甲烷菌的电石缓释抑制等甲烷控制集成技术,实现了无法收集利用的低浓度甲烷生物高效转化和源头抑制;开发应用了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和水化剂相结合的渗滤液低成本深度处理技术;研发了适合我国生活垃圾特点的高效焚烧热能发电技术,集成了三段L型往复式机械炉排焚烧技术、贮仓垃圾脱水技术、炉排条国产化生产技术、飞灰螯合剂螯合与Na2S固化稳定化技术,实现了焚烧厂长时间、高效率稳定运行目的。
该项目研究成果已在40多座填埋场、20多座焚烧厂得到直接应用,发表SCI收录论文56篇、EI收录论文20篇、中文论文193篇,编著出版学术专著1部、学术著作21部、教材3部,获得28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