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确定我校德国研究中心为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
我校是对德交流和合作的重要窗口,除了众多对德合作项目外,对德研究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及很好的基础。早在1985年就经当时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发文批准成立了德国问题研究所,并出版专业季刊《德国研究》(现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CSSCI)来源期刊)、《德国快讯》(半月刊)以及《德国蓝皮书》。2001年,学校又专门成立德国学术中心,并设立“同济大学促进对德学术交流基金”,凝聚对德研究资源。目前,学校除上述两个机构外,还有德语系、留德预备部、中德学部(中德学院、中德工程学院、中德职教学院)、德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中德交通研究中心、中欧学术连线等对德、对欧研究机构和平台。
学校将以德国研究中心(基地)的建设为契机,整合对德研究力量,构建科研团队,提升我校德国研究水平,争取形成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基地也将在资料库建设、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积极探索创新,中长期目标是把基地建设成为国内外具有专业优势和重要影响力的德国研究思想库,并积极争取成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
据悉,教育部启动基地培育项目,是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服务国家外交战略,进一步促进对外教育开放,深入推进区域和国别问题研究。按照教育部文件精神,基地应当逐步成长为本领域具有专业优势和重要影响的智囊团和思想库,并发挥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决策咨询、国际交流等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