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02月
臧志彭:欧美“放大招”,这个“高地”上海应该怎么建
从内在形成机理来讲,网络文化产业是“网络”+“文化”+“产业”的有机组合。“网络”代表网络技术,是网络文化产业形成的引领动力,天然地具备“技术驱动性”“快速迭代性”“数据基础性”三大底层属性。“文... -
25 02月
郑春荣:德国大选牵动各方神经,联盟党能否带领德国变革?
出口民调显示,联盟党得票领先,达到29%,其总理候选人默茨有望接替朔尔茨,出任德国新一任总理。当地时间2月23日,德国举行新一届联邦议院(议会下院)选举。在本届联邦议院选举中,有4个政党最受德国民众关注,... -
24 02月
郑庆华:“人工智能+”行动加速赋能产业升级
编者按: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践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人民网自2022年以来,连续3年开展“数造新实体”课题研究,征集到600余项实践案例,并连续发布年度报告... -
10 02月
钟宁桦、解咪、施翌:与商品消费呈现双提升态势,今年春节服务消费体现出哪些新特征?
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2025年九项重点任务之首,充分凸显了提振消费对全方位扩大内需的重要意义。会议明确要求,要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
24 01月
刘兴华: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动态适配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要“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配机制”。这是我国教育领域主动把握时代特征、顺应世界发展大势、造就人... -
14 01月
王国伟:《树魂》:现实主义题材创作的创新表达
《树魂》演出剧照。新华社 发时下的话剧和影视剧改编或创作历史题材的居多,表达当代题材的现实主义佳作较为难得。因为离现实生活越近的题材,越容易受到挑剔和质疑。贴近现实生活的创作要避免人物表面化、脸谱... -
02 01月
郑庆华:人工智能赋能STEM教育创新发展:认识与实践
摘 要:STEM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途径,人工智能时代更要加强STEM教育。人工智能是塑造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量,正通过颠覆性技术为科教融合赋能。人工智能赋能STEM教育的重点在于建立新场景及开发新应用... -
02 01月
孙宜学:更加重视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专业人才培养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世界的中国需求也越来越多元,迫切需要大量具有国际传播意识和能力的国际传播人才,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人才是... -
02 01月
单晓光:以“无效”促有效,助力高质量发展
专利权无效宣告是专利授权公告后,任何人认为其不符合专利法授权条件时,向专利行政机关申请启动的救济程序,是现代世界各国专利法中纠正错误授权的重要程序,也是保障专利权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随着社会和科技... -
30 12月
孙宜学:推动民间企业在国际中文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随着国际中文教育市场价值逐渐凸显,越来越多的民间企业开始参与到国际中文教育市场中来,发展模式也各有特点,呈快速增长趋势。很多企业通过自身技术优势,逐渐在国际中文教育工作中崭露头角,与高校的合作也越...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