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视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视点 > 正文

微文化的教育价值

来源:   时间:2014-03-14  浏览:

微文化以其“微”言大义的内涵和无“微”不至的外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维轨迹与人生方向。深入挖掘微文化的教育价值,已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的新课题。

■姜海滨

微文化作为新兴的文化样态,起源于微博的风靡流行,成熟于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微公益的汇聚融合。目前,微文化正以其“微”言大义的内涵和无“微”不至的外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维轨迹与人生方向。深入挖掘微文化的教育价值,充分发挥其对教育的促进作用,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激发反思,传播社会热点。微文化时效性强,并紧扣时代脉搏,关注社会热点,擅于将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迅速改编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小悦悦事件”发生后,网友根据这次事件制作了公益微电影《让人间充满爱》。这部微电影巧妙地影射了“小悦悦事件”中人心的冷漠,以此来批判和警醒对生命漠视以及道德意识浅薄的行为。2012年,南京高校抑郁症女生“走饭”(微博名)上吊自杀,令网友们唏嘘不已。她的离去不仅提醒大学生要热爱生活、珍惜青春、善待关怀特殊人群,更鲜明地暴露了学业与就业压力下普遍存在的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现象,引起人们反思心理危机干预及救助机制的必要。在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度和引人反省深思的时效性上,微文化有着独特的优势。

开拓视野,释放人文情怀。在同微文化接触体察过程中,大学生不仅可以从中加深对自然、社会、历史、人生的感悟,对不同国家、社会和民族进行全方位的感知,还能以微文化为载体开展人际交流,增长见识。就微信而言,它可以通过发送图片、视频的方式促进资源有效共享,给大学生带来的社会化体验超越了面对面的交流。学生们通过微信,彼此交流信息以及个人的看法,频繁的互动使沟通更加畅快。此外,微文化中折射出的人文品质,可以间接融入大学生的知情意行,并具体表现为生活中自然流露的人文情愫,这种情愫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积极的作用。以微电影《老男孩》为例,影片讲述了两个普通中年人为了实现梦想去拼搏、争取的历程。当旋律响起时,相信每个曾经有梦想、正在追寻梦想或因现实不得不放弃梦想的人都会潸然泪下。同时,微博也以其不微的功力凝聚着精神的信仰,挖掘着人们灵魂深处的人文内涵。

培育人格,提升道德认知。作为大学生的新宠、微文化领域的重要生力军,微电影以其深刻的理性内涵和各种感性体验激发学生高尚理念,其生动强烈的人格教育功能是任何说教都无法企及的。公益微电影《你,在哪》,以南京大屠杀为历史线索,以铭记历史、渴望和平为主题,以情动人,以史明志。爱国微电影《我的中国梦》,各位同学通过对各自梦想的表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祖国未来前途的展望,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深热爱之情。同时,微公益的兴起也如星星之火般散发着巨大的正能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于越每周三下午都会到距合肥市区几十公里的肥东县岱山湖希望小学,为那里的学生上两节英语课,她个人的“微型”努力鼓舞了更多的公益同行者,继而催生了更多道德模范的形成。此外,微阅读作为一种时尚的文化快餐,使大学生在零散时间读书明理成为一种阅读常态,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对空暇时间的利用效率,提升个人知识容量与文化素养,进而促进道德品质的完善。

关注现实,丰富校园文化。微文化为高校文化建设增添了一抹亮色,其生命力在于对现实生活问题的鲜活关照及传播方式的灵活高效。另外,校园微文化强调并体现师生都是文化的主体,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舒心的教学环境,促进文化的良性互动与教学的有序运转。譬如校园官方微博,以内容简洁和贴近实际为特点,更新及时,响应快速,在体现学校公信力的同时注重人文情怀的抒发和对个体的尊重,使师生的思维得以激发、情感得以释放、固化的知识理论得以流动。此外,随着微博、微信、微小说等不断被大学生所接受和传播,作为媒介文化延伸体的微文化已经形成了容量巨大的文化资源库,正以其雄厚的人文积淀与知识底蕴感染和激励着受众群体,对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拓展校园文化的存在样态,发挥着积极而务实的作用。

微文化使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更加方便快捷,人与人的互动更加灵活时尚,其亲和力和实效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教育契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善于捕捉微文化中鲜活生动、积极深刻的价值内涵,充分发挥微文化的教育功能,不断重视微情、微意、微需求,密切微言、微语、微交流,借助微载体, 使教育过程更富于时代化、生活化、大众化,把学生培养成为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国计民生、有创新力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4-03/14/content_413789.htm?div=-1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