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不科学的评价方式,是导致学术腐败、科研急功近利的重要原因。如何对科研进行科学评价,一直是长期困扰人们的难题。今年两会上,三位政协委员对此建言献策。
■本报记者 苏令
全国政协委员尹卓:
让潜心研究的人能生存下去
“为什么许多大学都要延揽院士,因为有院士就可以拿到科研项目,可以拿到带着许多科研经费的大项目,有了这些大项目才可能评高奖。这就使得一些科研人员去评奖、公关、追逐名利了,真正踏实做科研的人越来越少。”全国政协委员、军事专家尹卓少将告诉记者,要按科学的办法来管理科研,要以人为本,要以科研人员为主体。
“一些高校规定要发表一定数量、一定档次的论文才能评高级职称,才能参加相关奖项申报等,应把这些所谓的量化评价指标去掉,只看个人的科研成果。而这些科研成果、科研项目应该由同行业的专家来评审。”尹卓说。
“我到一些学校去,他们跟我介绍说学校又评上了多少教授、副教授,获得了多少科技进步奖等。领导干部不要浮躁,要去功利化,不要把科研人员的成果当成自己晋升的一个台阶。”尹卓说。
尹卓建议,只要科研人员所做的科研是前沿的、方向正确就要鼓励。要建立这样一种制度,让这些潜心科研、一辈子为科研奉献的人有一个生存条件。如能做到这一点,科研就一定能繁荣起来。
全国政协委员冯俊:
建立代表作同行评价制度
“当前,我们的学术界、教育界普遍把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作为项目结项、业绩考核、科研项目申请、评职称、晋级别、评各种荣誉头衔的标准,这种以期刊杂志的级别、论文的数量为评价标准的评价方法,使学术评价发生了严重的错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冯俊告诉记者,这种将对学术价值的判断变成了追求论文的出身、重视量的评价而忽视了质的评价,助推了学术浮躁氛围的蔓延,已成为学术界、教育界的不正之风。
“这也暴露了我们的学术评价体系不完善,科研管理不规范以及有关职能部门在人才评价上的简单化和粗放化。”冯俊说,这种简单的量化评价考核使科研成果得不到客观公正的评价,而且给科研套上了一种急功近利的枷锁。
“要改革学术评价,建立代表作同行业评价质量,以最具代表性的一两件作品作为学者学术水平和科研水平评价的依据,要从重发表数量和核心期刊的级别回归到学术成果的质量。”冯俊说。
全国政协委员祝连庆:
尝试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
“实行代表作的同行专家评价,在操作上有些困难。如果一个人有着‘同行是冤家’的心态,在评价中也难保客观。反过来,如果参与评审的同行专家与参评人的关系不错,在评价中就会比较宽松。”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授祝连庆说,同行专家评审最好是盲评。
“评价不能单看某一方面的指标,论文是衡量学术、科研的一个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指标。”祝连庆也承认,我国当前发表的论文量很大,确实有一些论文没有学术价值。但如果评价中不看论文,在评职称、评奖过程中什么指标都没有了,考核起来会更加麻烦。
“我们可以借鉴管办评分离的思路,引入第三方机构评价。当然,这对第三方机构的要求也会比较高。要通过政策引导、规范扶持等措施提升第三方机构的评价能力和评价水平。”祝连庆还建议,科学研究是分类的,如可以分为基础理论型科研、应用型科研等,因此在评价中也要根据科研的不同类型开展有针对性的评价,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确保评价的公平公正。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4-03/11/content_413442.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