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视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视点 > 正文

复旦教授葛剑雄:别把"北约""华约"太当回事

来源:   时间:2011-03-04  浏览:

葛剑雄

复旦葛剑雄教授昨接受采访时直言:孩子成绩中等就不要去赴“约”了

“如果不是顶尖的人才,‘北约’‘华约’去都不要去,还不如花时间好好准备高考;有条件的地方,义务教育与其往后延伸,还不如往前推;国家应该设立一个教育公益性的频道,让小孩子有一个‘干干净净’的电视看……”昨日,针对时下人们最关心的教育话题,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关于“北约”“华约”

如果孩子成绩中等“去都不要去”

前一段日子,我国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的两大同盟“北约”、“华约”(以清华大学为主,被戏称为“华约”,以区别于以北大为主的“北约”高校自主招生同盟)引起了全国家长和学生们的极大关注,两大同盟举行的自主招生考试吸引了全国大约20万学子报考,也因之激起了加重学生负担等种种争议。葛剑雄教授对此表示没想到,他认为家长和学生要端正自己的心态,“如果(家长)认为我这个孩子不过是中等,这种事情去都不要去,还不如花时间好好准备高考。”

葛剑雄解释道,高校自主招生同盟所涉及到的最多只是1%的高中生;而且教育部给予的高校自主招生名额以前是10%,现在只有5%,这样的比例稀释到全国所有的高校中,没有自主招生权的高校更多,犯不着家长和学生挤破头来参加,“如果不是一个天才、不是顶尖的人才,就不要去参加了”,葛剑雄建议道,“大家太把它当回事了”。他认为,“北约”、“华约”之所以能够如此火爆,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家长和学生们没有摆正自己的心态。

这位颇有个性的教授认为:现在社会舆论对于高校自主招生改革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认为自主招生考试就是为了培养特殊人才,招收一些偏才、怪才,而事实上正常高校不是培养什么天才、怪才的。葛剑雄特别举出了一个流行的观点,就是一部分人认为,或许有优秀的人才因为高考发挥失常而被挡在大学校门之外,那就可惜了,因而需要增加自主招生考试。

“这种说法很可笑,他们为什么必须进高校?韩寒没上大学不是也挺好的吗?”葛剑雄表示,他不能理解这种“可惜论”,“如果今后让你控制卫星,你发挥失常了,我也同情你?”他认为,只要是优秀的人才,高考也能考进,应试和素质不矛盾,“如果一个素质很高的人,应试不过我反倒觉得很奇怪”。他直言,现在的自主招生改革不彻底,高校真正的自主招生就不需要什么“华约”、“北约”,招生手段就应该包括不需要高考等形式在内,而现在这样没有达到目的,反倒增加了家长和学生们的负担。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