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视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视点 > 正文

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福家:大学的根本在于育人

来源:   时间:2010-12-16  浏览:

在《教育规划纲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20字工作方针中,“育人为本”是核心。这里包含三个问题:1)对“大学的根本是育人”的认识;2)育怎么样的人;3)如何育人。

问题1,对“大学的根本是育人”的认识。

大学的根本在于育人。中央领导已讲得很清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胡锦涛,2010.07.13);“把培养人才作为高等学校的第一职责”(温家宝,2010.07.13)。但真正做到并不很容易。其必要条件之一是:要有一批全心全意为育人尽责尽力的优秀教师。

问题2,育怎么样的人。

胡锦涛总书记讲的“八荣八耻”中提到的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是国际标准、普适价值。素质教育在一系列的中央文件中都已讲得很清楚,在2006年的文件中甚至提到这样的高度:“素质教育已从实践探索上升为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和法律规定,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又明确指出:“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民族素质竞争”(2010.07.13)。

爱国、诚信、求真、勤劳等价值观的缺失,不仅造成社会风气日下,更会使国家与民族发展缺乏后劲。

问题3,大学如何育人。

“‘人之云,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知道不是最难的,行动才是最难的,不仅行动是最难,善始善终才是最难的。”(温家宝.2007.05.04)。

在提出如何行动之前,先看看国外的经验。

纵观世界名校,无一不将“育人”作为办校的头等大事。早在1828年,耶鲁大学阐明办学宗旨的报告中就这样写道:“一个人除了以职业来谋生以外就没有其他追求了么?难道他对他的家庭、对其他公民、对他的国家就没有责任了么?为了让学生完成本科教育,他的专业教育有可能会有所推迟,可是这种牺牲难道是不值得的么?它所换来的是全面教育与片面教育之间的巨大差别。”人的素质培养远比技能培养重要。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