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视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视点 > 正文

全国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积极投身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来源:   时间:2008-02-26  浏览:

面对突如其来的雨雪冰冻灾害,各地特别是受灾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教育部的有关要求,在各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对师生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投入抢险抗灾和支援灾区,涌现了许多好人好事,展现了广大师生可贵道德品质和良好精神风貌。

一、各地干部和教师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积极投身抗灾救灾战斗,谱写了爱校护生的动人篇章。1月30日,因高压线路故障,致使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停电。获知消息后,湖南省教育厅厅长张放平立即赶到两校看望慰问学生,鼓励学生振奋精神,与冰雪灾害作斗争,同时与两校详细商谈了抵御雪灾、共渡难关的有关方案。面对冰雪灾害,重庆市黔江区教委副主任王肇祥坚持每天走访3-4个乡,指导学校开展抗灾救灾工作,妥善安排受灾学校师生生活,安全疏导了800名滞留在校学生,使全区教育系统遭受冰雪灾害的损失降到了最低。东南大学党委书记胡凌云、校长易红等校领导带头扫雪除冰,一些教职工克服大雪封路、市内交通不畅的困难,凌晨就冒着大雪从家中徒步赶往学校参加扫雪,基础医学院教师龚文涛在自己肝区不适、母亲生病住院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参加扫雪工作。为维护学生生命财产安全,湖南省不少地市采取了提前放寒假、期末考试移到下学期、会考延期、不领成绩单和通知书、教师护送学生回家等办法。其中,益阳市教育系统累计出动教职工3.7万余人次,护送学生1.1万余人次返家,没有出现一例人员伤亡事故。受雪灾影响,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民族中学614名农村和少数外县籍学生滞留学校,其中学生家里离县城最远的有120公里。1月29日,学校将老师分成8个组,踏着一尺来厚的冰雪,冒着凛冽的寒风,护送学生回家。老师们克服公路结冰、车辆停运、山路崎岖等诸多困难,将所有滞留学生全部安全送到了家。重庆市巫山县金盆小学校舍因灾严重受损,学校班子成员主动放弃休假,整整一个寒假都守护在学校,严密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处置发生的险情。为了保障土木结构的厕所不被积雪压垮,腿脚不好的王民财老师坚持24小时住在学校,天天定时清除屋顶积雪,在一次清除积雪中不慎摔倒,导致腿部受伤,他硬是忍着严寒和剧痛,清除完所有的积雪。第二天,经过简单处理,他一瘸一瘸又出现在清除积雪的队伍里。中南大学辅导员欧旭理为了尽早接回滞留在机场的学生,他乘坐的汽车因道路结冰与一辆货车相撞,自己身上多处被擦伤,但他坚持先接学生回校再处理伤口。辅导员丁光耀了解到一些留校学生因天冷断电无法洗澡,自己掏钱在宾馆开了一间房,请学生们痛痛快快地洗了一个热水澡。武汉大学水工杨克忠主动放弃轮休,忍着父亲去世的悲痛,全身心地投入管道抢修工作。

二、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专业优势和专家学者作用,主动为当地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提供科技指导和技术服务。北京林业大学积极发挥人才、科技和知识优势,2月14日至18日,校党委书记吴斌教授、校长尹伟伦院士率队,组织包括“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多学科的26名专家分3个调查组,赴湖南、江西、贵州三省区开展森林资源受灾情况及灾后重建调研工作,为南方受灾省区抗灾救灾提供科技服务,受到有关省区、林业主管部门和灾区群众的欢迎。目前,学校已将有关调研情况上报国务院应急办咨询和参考,得到国务院应急办的高度重视。春节前后,华中农业大学积极组织相关学科专家100余人次深入湖北、湖南、广西等灾区一线,详细了解灾情,科学指导农业抗灾救灾。国家柑橘产业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校长邓秀新教授春节前后8天踏着积雪,在湖北、湖南、广西三省区跋涉数千公里,实地指导柑橘抗灾工作,培训果业骨干。每到一处,他都详细了解灾情情况,提出具体的柑橘抗灾措施,并向国家农业部提出了抗灾建议。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教授、蔬菜专家叶志彪教授在深入受灾一线了解灾情的基础上,分别就恢复油菜生产、灾后发展畜牧业及畜禽疾病防治、湖北蔬菜产业发展等问题积极向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与此同时,各学科专家还放弃节日休息,组织力量积极恢复校内科研基地生产、储备良种,为灾区重建提供优质种质资源支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南大学组织专家深入陕西、重庆、四川、贵州等省市灾区现场指导,为当地抗灾救灾和恢复蔬菜、柑桔生产出谋划策。浙江大学充分发挥学校科技特派员和挂职干部的作用,参与浙江省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他们放弃休假,多次到灾区一线开展科技援助,积极为当地政府、企业、农户排忧解难。2月20日,学校又组织农业推广中心的20名教授,赶赴省内重灾区湖州市等地指导灾后重建工作,对葡萄、茄子、西瓜等种植农户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尽量使农户损失减到最少。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教授孙才新等专家教授放弃节假日休息,参加了南方电网输电线路冰雪灾害应对与防治工作。

三、主动提供志愿服务,积极参与当地抢险救灾工作,为抢险救灾做出应有贡献。各地各高校以多种形式,积极援助社会救灾工作。为了做好因灾滞留旅客的诊治服务,中山大学各附属医院先后紧急派出120名医护人员、4辆救护车进驻广州火车站,投入药品和防冻救灾物资等6万元,全力做好滞留旅客的医疗救助工作,共救治患者560人。医护人员不顾天寒地冻和食宿不便,日夜坚守工作岗位,一些医护人员还将自己的方便面和饮用水送给病人,不少患者感动地留下了眼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积极响应武汉市委、市政府号召,派出专家、医护人员和志愿者30人,救护车1辆,在汉口火车站设立2个救护点,为因灾滞留旅客提供24小时救护服务。仅1月31日,就为80多名乘客提供了诊治服务。东南大学根据江苏省教育厅部署,克服已经放假的困难,1月31日抽调8辆大客车、13名驾驶员组成抗灾爱民特别车队,把滞留南京火车站的民工送往合肥。原本6小时的往返车程,因雪天交通堵塞,车队用了近3天时间才完成任务。驾驶员们不顾寒冷、饥饿和疲劳,安全谨慎驾驶,所有车辆全部安全抵达目的地,受到农民兄弟和社会的赞许和好评。重庆市石柱县桥头中学的冉茂忠老师在水管冻结、整个场镇陷入“水荒”的危难关头,坚持每天挨家挨户给居民义务送水。在冉老师的感召下,不少教师和群众纷纷加入义务送水的行列。东南大学贵州学生万永昌不仅连续10天利用休息时间帮助当地人们铲雪,还动员当地同学一起投入到清理工作中,并组织了敬老院慰问活动和中小学生补课活动。南开大学回南方探亲学生积极投身家乡抗灾志愿行动,他们向全校学生发出了积极参加抗雪救灾行动的倡议:如果你身处灾区,那么请你在做好自救的同时,发动你身边的青年志愿者,积极投身抗灾救灾的一线;如果你所在的地区受灾影响较小,那么请你积极加入到慰问因灾未返乡人员的行列,给予他们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支持;如果你因为灾害而被滞留在返乡途中,那么请你给予身边的旅客力所能及的帮助,让大家感受到家的温暖。为引导学生节约用电,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人民抗灾斗争,同济大学学生在校园网BBS上发起倡议,每天上网减少一小时。这项倡议得到了全国近百所高校学生论坛的支持,在新学期开学前,这百所高校论坛都把这份倡议放在了网站的醒目位置,得到不少大学生的响应。

四、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光荣传统,踊跃捐款捐物支援灾区,给受灾群众送去关爱和温暖。灾情牵动着教育系统广大师生员工的心,不少地方和高校组织各种形式了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2月5日,北京师范大学通过中国慈善总会向南方雨雪冰冻灾区捐款30万元,向灾区人民献上一片爱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新学期第一天即发出赈灾募捐倡议书,号召全校师生员工为帮助灾区人民抗击冰雪、重建家园贡献力量,受到师生的积极响应。著名矿床学家、中科院院士翟裕生教授捐款2000元。目前,学校已募集捐款4.6万余元。北京化工大学2007级实验班学生拿出自己的奖学金,以绵薄之力为灾区人民送上真情。短短3天,就筹集2450元汇往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山大学组织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活动。2月1日,管理学院EMBA联合会向广东省红十字会捐赠了100余万元的赈灾物资和善款。这是广东省在今年冰冻雪灾中首起由高校学员自发倡议组织的捐赠行动。为及时将救灾物资发放到京珠高速受困群众和受灾地区群众手中,几位学员第二天驱车将其中近30万元赈灾物资运到韶关,送到灾民手中。西南交通大学附中教职工在开学第一天就向灾区捐款7000余元。为了让因灾滞留学校学生过一个温暖的春节,著名翻译家、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林丽韫从自己的积蓄中拿出1万元作为资助金,发给学校22名留校过年的灾区经济困难学生。

2008-02-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责任编辑 尹瑜瑜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