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全球MBA巡展将登陆上海。据介绍,参加今年MBA巡回展的商学院大约有290多所,与去年相比增加了约40所,其中不乏哈佛商学院、沃顿商学院、INSEAD等知名的商学院。当人们把眼光纷纷聚焦在这些全球顶尖的商学院时,却无法忽略国内MBA的品牌知名度、含金量也在不断上升,而且正成为国内甚至海外中高层管理者的首选。日前,笔者就国内MBA教育的变化以及最新趋势等问题采访了交大马赛MBA项目负责人王华、长江商学院市场及招生经理刘卫宇、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孙颖老师和同济大学的SIMBA项目市场总监孙岚。
国内MBA:掀起中西“共振波”
□赵海晓 孙甜甜
2008年招生扫描
■明年扩招规模加大
据悉,2008年各大院校MBA扩招趋势明显。除了一些已有MBA招收资格的高校,表示2008年会进行一定程度的扩招外,招收MBA学生资格的高校队伍也有所壮大,华东师范大学等全国31所院校被批准招收工商管理硕士。至此,上海地区具备MBA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的院校达到10所,全国MBA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增至127个,扩招增加幅度将达到24%。上海交大2008年MBA秋季招生将扩招100名,有关负责人还表示,如果报名情况向好,学院还将根据考生的报考情况,在扩招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招生数。
■院校软实力竞争加剧
MBA项目增多和扩招,使得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客观上形成了各大院校为了争抢生源而进行的“比拼”。不少学校通过新项目、与国外进行合作、增加奖学金等方式吸引学生。但是,和费用相比,多数学生还是更看重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教授是商学院的灵魂,一个商学院的质量首要的是看其师资,所以越来越多的知名商学院开打师资牌。例如长江商学院侧重于邀请那些既熟悉西方经济又懂中国的顶级华裔经济学家任教,并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将24名常驻教授发展为45名。据同济大学负责人介绍,由同济大学和法国的国立桥路大学(ENPC)共同创立的SIM-BA项目中,更有2/3教授来自ENPCMBA全球教学网络,并任教于英国剑桥大学、伦敦商学院等世界一流的商学院。
此外,一些MBA项目也在教学中结合MBA学员所缺的技能添加了更多实用的模块。如交大马赛MBA就在学费不变的情况下加入了沟通技巧培训、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内容等。
■考试大纲有所变化
2008年MBA联考大纲对数学部分进行了较大范围的调整,删去了多年来沿袭的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中大部分较难的内容,只保留了初等数学知识和与初等数学关系较密切的概率初步知识,另外增加了平面几何与解析几何的初步知识,并对所有内容进行了结构上的较大调整。
同时,英语大纲变化也有了较大变化,具体包括:词汇量增加了300个,由5500个增至5800个左右,其中约有10%的常用商务词汇;综合填空文章长度加长,由以往300个单词扩大到350个单词;英译汉部分的英文段落由原有的200个词缩减到180个词;写作部分要求考生根据所规定的情景或给出的提纲,写出一篇150个单词以上的英语说明文或议论文,提供情景的形式为图画、图表或文字,而去年这部分只要求考生写一篇应用文。
生源呈现三大趋势
趋势1:生源打破国界
在国内商学院里,越来越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许多“洋”面孔出现在课堂上。例如长江商学院2007年秋季入学新生中就有15%的海外生源,大多来自德国、瑞士、新加坡、韩国等国,这个数字比往年有所提高。
同时,越来越多的国际交换生也进入了本土商学院。比如,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将接收80余名国际学生。国际交换时间一般为半年,学习费用全免。
刘卫宇表示,这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内商学院在国际上知名度的增加有关。这些“洋MBA”,有的是和国内有某些商业方面的来往,有的是已在中国工作,希望更了解本土化的商业运作和管理。他们还表示,在国内读MBA可以在学习的同时扩大交际圈,建立关系网络,为事业打下基础。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这些海外生源外,MBA学员中拥有海外工作经验的比例也越来越高。
此外,作为交换生走出国门的MBA学员也越来越多。例如2008年2月,复旦大学就将有70余名MBA学生前往Emory大学商学院、伦敦商学院、哥本哈根商学院、雷鸟国际管理学院等欧美一流高校进修,交换学生数量较往年增加40%。
趋势2:MBA考生现年轻化
受到本科扩招的后续影响以及“80后”对自我提高的需求提高,MBA考生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复旦国际MBA项目在2006年的招生推广中首次提出“Young&Smart”的招生口号,并相继调整了一系列相关的招生政策。这些政策的提出有利于项目选拔更多潜质突出的年轻考生,获得了广大考生的肯定和认可。
2006年复旦MBA新生的平均年龄是29.7岁,2007年复旦国际MBA新生平均年龄仅27.4岁,其中超过五成出生于1980年后,26岁以下的学生占到总数的33%。2008年国际MBA新生将持续年轻化的趋势会更加明显。
趋势3:两大类人快速增加
王华表示,从今年交大马赛MBA入学新生情况来看,有两种类型的学员增加非常明显。
一是研发类人才,这是由于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已经不再满足于只将制造工厂放在中国,出于对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视,纷纷在国内开设了研发中心或将研发中心迁移到了中国来。这也要求许多研发人才必须在公司全球研发的框架下工作,对相关知识的需求也随之旺盛。
二是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如今的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要求已经跨越单纯的技术层面的操作,要求从战略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HR也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2008新发现
■交大、马赛联手打造国际EMBA项目
上海交大-法国马赛商学院MBA在其成立5周年的周年庆典上宣布: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与法国马赛商学院共同举办的国际EMBA双学位项目将于2008正式启动。
这个国际EMBA双学位项目的推出吸引了各方的注意。这不仅意味着,国际EMBA的阵营中又增加了有力的竞争者,更为特别是学员在毕业后能分别获得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法国马赛商学院颁发的两个EMBA证书。当然,国际EMBA项目在生源要求上也更加高端,一般要求具备12年以上工作经验,担任跨国公司高管或是民营企业主。
据王华介绍,这个项目的另一个亮点则在于其教学上的创新。教学将打破了传统的为了授课而授课的模式,要求每位EMBA进来时都必须带着问题或带着项目进来;然后通过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的跨国咨询公司之间的互动来共同解决问题。
此外,学生还被要求必须完成两个阶段性的项目:关于本公司的盈利模式、公司绩效管理和提升。这种边学习边实战的过程,无论是对于学员个人而言还是学员的公司而言,都将有更大的益处。
■复旦MBA新生奖学金额度大幅提高
据孙颖介绍,复旦大学国际MBA新生奖学金的奖金额度大幅提高:120名新生将按照全国联考成绩排名,第一名将享受学费全免;2-5名将获得50%学费的奖金,6-10名将获得30%学费的奖学金;另外,还有高额的企业新生奖学金,如AllardPartners公司继去年提供11.2万港元奖学金之后,今年将向复旦国际MBA新生提供12万港元连同4周香港实习的奖励;美林证券奖学金在今年也将首次面向一年级MBA新生颁发企业奖学金,最高金额为一万元人民币。据悉,明年将进一步增加奖学金额度。
(2007年11月12日 第E2-E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