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0余名大学生动用80支步枪、3万余发子弹,几天前,在上海警备区某部队教官带领下,同济大学军训项目———轻武器实弹射击在上海警备区民兵训练中心进行。该校交通运输学院王亚伟同学顺利射出了5发子弹,他自豪地说:“自己从很小就是个军事迷,此次实弹射击所用的是苏56式半自动步枪,感受打靶的感觉,真让人兴奋。”
同济大学是目前上海唯一使用正规步枪进行实弹演习训练的高校,这在国内高校也不多见。同济自从1987年按国家相关要求正式开始军训,到今年已经有二十个年头了,并且成为历年来上海地区参训学员最多的高校。该校不断创新军训的机制与形式,努力寻找贴近青年、引导青年、发展青年的方式,形成了独有的“同济模式”。
目前,同济学生军训模式分为四个层次:首先是对一年级大学生进行36学时军事理论课教学;其次是在二年级开学前,利用暑假对大学生进行18天的集中军事训练;再次是在高年级中开设军事选修课程;最后是利用节日、征兵工作等时机进行国防军事宣传与教育。其中实弹射击项目是同济的特色项目。二十年来,同济军训的实弹射击组织得十分出色,每年将近五千人,一天内在一个靶场打完。
“三同”工作法和“骨干带训制”也颇有特色。在整个军训过程中,同济大学组织了辅导员教师队伍对军训学生进行管理,在工作中形成了师生“同吃、同注同训练”的良好传统,辅导员深入军训的每一个环节,了解学生和教官的需求。“骨干带训制”在每次军训正式开始前先行启动,要求随训教师、干部统一思想,提高了对军训工作认识,并且预选了学生小班长、副排长,各院系认真做了军训小动员。教官提前到校,熟悉校园情况并对学生骨干进行培训。此外,学校成立了军训旅,设司、政、后机关,下设十个营,三十个连,九十个排,一个勤务连。各部门均制定具体计划,明确工作职责,确保了军训工作的顺利完成。
开展丰富多彩政治思想教育和一系列军训文体活动,调动大学生的参训积极性。如组织《解放军优良传统教育》、《民防、交通、消防与国家安全教育》、“军训之声”广播台、“前沿阵地”每日简报、“军歌嘹亮展英姿”歌咏比赛、大型露天军民“联欢晚会”等。训练科目注重趣味性,遵循青年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如:战场救护科目、军体拳科目。
通过军训的带动,同济大学兴建了学校国防教育馆,校园一二·九革命运动纪念园,与上海警备区共建了吴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设了《世界大战与局部战争》、《高科技在军事上的应用》、《孙子兵法及其应用》等军事选修课。通过军训,大学生们增强了组织纪律性,用切身的体会激发起了爱国情感、集体主义观念、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