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到学校还不"放手" 新生入学家长忙赁"短租房"
来源:
时间:2007-09-07 浏览:
又到新生入学时,几个家长送一个新生,庞大的“送读大军”使得校园周边的宾馆、旅店、招待所被预订一空,有的甚至出现“一房难求”的情形。精明的房东一拍脑袋,纷纷打出“短租房”的招牌,生意迅速火爆起来。
陪读几个月
“租个房子陪上孩子几个月,我心里踏实。”在复旦大学附近国权路的一处出租房里,韩女士认真整理着行李。韩女士说,女儿从小到大一直有人照料,如今千里迢迢从辽宁考到上海,怕她过不惯一个人的生活。“所以我决定,等她适应一段时间后,再根据情况看何时回去”。
同样,同济大学新生家长张先生,这几天也在四处物色“短租房”。张先生表示,儿子考上了同济大学,他们兴奋得几夜没睡着,提前好几天就坐火车赶到上海准备报到。“但儿子生性贪玩,电子游戏常常打得昏天黑地,我真怕他没人监督把学习荒废了,现在租个房就近看着
他,只要一两个月内不出岔子,我就可以放心地回老家了。”
价高却抢手
强大的需求催生了“短租房”经济。复旦、同济、财大、上外、二军大聚集的上海东北片附近,房东们的“短租房”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一家房产中介透露,高校附近的房产中介几乎每家都有十几套“短租房”,租金更是水涨船高。“租金涨个三四百元一点不稀奇。还有一些有生意头脑的房东,把租期从一年缩短到几个月甚至几个星期,价钱自然比常年租房高了很多。”
在一些房产论坛上,关于高校周边“短租房”的供需帖子也明显增多。有的论坛一天就能更新几十条相关需求信息,在一些校园的新生报到处,墙壁上也贴满了大大小小的“短租房”广告。
一把双刃剑
对“短租房”陪读现象,一些教育专家表示: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家长租房就近监督,照顾子女的饮食起居,确实能让大学新生在陌生环境中安定下来;但另一方面,对那些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的孩子而言,陪读只会让他们更有依赖性。
上海大学新生小李的父亲,就坚决不允许小李平时回家。“起码一周要在学校睡5天,周六、周日才能回家。否则,他永远不会适应集体生活。”
新民晚报 作者: 晏秋秋